社论丨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乡村治理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关系到国家现代化进程,是一项基础性战略工程,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进。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下称《条例》),同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在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意见》要求到2020年,现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村社会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也是落实十九大的相关部署和任务。
新时代乡村现代治理的框架是以党建统领全局,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根本,以德治为引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条例》提出了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任务与目标。其中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强党对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的主要工作还包括解决好“三农”问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当然,加强农村党的建设,提高组织领导能力是最优先的任务。首先,就是加强组织领导。其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各级党委要把乡村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二是健全、创新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与制度体系。其次,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涉及党委和政府很多部门,需要通过机制创新做好协同配合。其三,强化各项保障,尤其是人才队伍建设、财政经费保障机制。
党负责统领全局,而乡村治理体系则以自治、法治、德治为主,实行三治结合的治理方式。其中,自治是属于村庄的范畴,法治是属于国家的范畴,德治是属于社会的范畴,三者互为补充、互相衔接、缺一不可的。
在《意见》中,强调了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村民自治是基础。为了增强自治能力,需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强化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农民主动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意见》要求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实施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实现公开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透明化接受村民监督。这些是鼓励村民参与自治的重要保证。 《意见》还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与乡村治理,起到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共建共治共享是中国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体现。共治包含了市场自治、社会自治以及乡村自治等内容,是现代治理体系的核心。早在2015年中央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城市政府应该从“划桨人”转变为“掌舵人”,同市场、企业、市民一起管理城市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而乡村自治早已成为制度,只是需要加强。
法治是乡村治理的根本,《意见》强调,乡村有效治理,法治是前提,法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为此,《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中,法治占的比例最高。首先是要求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规范农村基层行政执法程序,将政府涉农事项纳入法治化轨道;其次,要求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设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其三,要求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其四,要求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治力度;其五,要求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
长期以来,由于乡村较为分散,公共法律的涉农服务存在“最后一公里”的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乡村、社会治理难题。这就需要司法部门畅通伸向乡村的“最后一公里”,建设法治乡村,夯实全面依法治国根基。
德治强调发挥传统熟人社会中的道德力量,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村民道德公约等自律规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没有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因此,乡村治理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是一项基础性战略工程,应该从战略高度着眼,细微处着手,坚定不移地推进。
(编辑:祝乃娟)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