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被清算?企查查推送不实信息,法院要求澄清事实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峰 北京报道
2019-07-01 18:57

近日,成立近两年的杭州互联网法院发出了首个“诉前行为保全”,涉及的案件也引人注目:蚂蚁金服旗下“花呗”起诉企业数据服务平台“企查查”。

这个“诉前行为保全”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它既包括了“诉前禁令“,即法院基于案件的急迫性和必要性,在案件审判之前责令企查查停止散布相关信息,同时也包含了责令“企查查”进行事实澄清的主动行为。据介绍,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据了解,案件的起因是今年5月5日,企查查平台通过站内消息、“雷达监控”服务的监控日报,以及邮件等方式向其订阅用户推送了“蚂蚁微贷公司新增清算组成员应君”的信息,并将该等信息的风险级别列为“警示信息”。

这条推送信息来自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根据当时的公开报道,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信息中,为“花呗”提供资金支持和平台服务的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即“蚂蚁微贷”)的工商信息中的确出现了清算信息,清算组负责人为车宣呈,清算组成员还有两人分别是胡水清、应君。

这引起市场较大反响,出现了各种猜测。蚂蚁金服当天紧急辟谣称:“消息不实,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正常经营,经营状况良好。”

21世纪经济报道得到的法院裁定书显示,花呗方面认为,该信息与客观数据和事实均不相符。全国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虽然公示了蚂蚁微贷公司的清算组成员为车宣呈(负责人)、胡水清及应君三人,但该等信息已公示数年之久,而非2019年5月5日新增或变更的信息,且目前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蚂蚁微贷公司的经营状况为正常。

裁定书也披露了这起乌龙事件的实情:事实上,蚂蚁微贷公司的清算组信息系2015年清算组设立时的备案信息,蚂蚁微贷公司从未正式进入清算程序,一直处于正常经营的状态。

随后,花呗以涉嫌不正当竞争将企查查告上了法庭,并提出了民事诉讼以及诉前行为保全的申请。

根据裁定书,花呗方面认为,企查查作为专业企业信用信息提供平台,并且以收取费用的方式有偿向其用户提供服务,理应尽到足够的审慎义务,在信息准确度的校验方面投入足够的时间及成本。然而,企查查对于能够从政府免费公开数据库或申请人端简单核验即能得到的信息仍然不予审核和检验,导致错误信息的广泛发布。对于被控侵权行为的发生存在主观过错。

此外,在事件发生后,花呗方面向企查查发出了律师函,但企查查在收到该函件后未进行任何回复,亦末采取相应的措施。

(企查查平台中截至7月1日仍然存在“花呗”清算组信息)

根据裁定书,在听证程序中,企查查明确涉案信息内容为其主动推送内容,但该推送系因技术原因造成的错误推送。

杭州互联网法院认为,企查查向平台用户推送“2019年5月5日蚂蚁微贷公司新增清算组成员应君”的信息,经媒体报道后,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蚂蚁微贷已经进入清算程序的错误认识,导致公众对蚂蚁金服集团、蚂蚁微贷公司经营能力、企业状况、资产安全等方面的不信任,降低了企业长期建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损害了企业正当的商业利益,其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可能性较高。

法院裁定,企查查立即停止以任何形式散布与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有关的清算程序的信息。

此外,法院还认为,鉴于本案中申请人已举证证明存在大量媒体报道的事实,仅要求企查查停止实施被诉侵权行为,尚不足以控制因该行为造成的消极影响。

为了避免造成进一步扩大的影响,法院裁定,立即撤回在企查查平台内“消息中心”“监控日报”板块中及以邮件形式发布、推送的有关蚂蚁微贷公司清算内容的信息,并在原有信息发布范围内以相同方式推送澄清信息。并在企查查平台首页刊登声明,澄清事实。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