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达特茅斯学院商学院教授Giles Chance: 美国的商业领袖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商业和市场,还需要了解中国人的哲学与思想

21世纪经济报道 向秀芳 广州报道
2019-07-03 07:00

30年前,当英国人Giles Chance第一次来到中国时,他就被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吸引了。他喜欢中国古圣先贤老子的道家思想。

Giles Chance的中国首站是北京,他在中国人民大学拜见了中国新闻史学泰斗方汉奇教授,这位德高望重的中国老人是他妻子的父亲。之后,他去了上海、杭州、苏州。虽然整个行程只能通过翻译与人交流,但他已发现,这里与西方世界完全不同文化,这里的人们富有进取心。

这个曾与世界隔绝的古老国家涌动着一股强大的能量。Giles Chance感觉到,当中国人想要发展,就像一条曾经干涸的河流突然涨满河水,将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我感觉到非常有趣,必须参与其中。”

于是,他开始思考自己能做什么?“中国人非常聪明,如果在中国做,他们很快就会模仿,然后超越我,所以,这可能不是个好主意。”他觉得,可以在中国以外做点事。他当时认为,中国人在国内做得很好,但在理解西方思想、与西方人打交道方面,还不是很擅长。顺理成章,他决定在西方企业与中国市场之间搭建桥梁。

如今,他在北京、上海、伦敦都设立了公司,长期关注中国市场和投资服务。同时,他还任教于美国著名私立常春藤联盟之一达特茅斯学院的商学院,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兼职。达特茅斯学院的塔克商学院是美国十大顶尖商学院之一。

在6月底广州举行的 “2019湾区经济发展国际论坛”上,Giles Chance发表了主题演讲。他将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城市与西方城市做了对比,分析了美国和欧盟推进一体化过程中的模式和特征。他认为,大湾区每个城市都是独立的出口和创新中心,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都希望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独立。这无疑对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形成挑战,但他相信“中国人能找到融合发展的道路”。

他还在演讲中指出,大湾区聚集了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包括华为、腾讯、中兴、美的、格力、万科、比亚迪等。这些企业在创新方面拥有强大底蕴,是区域发展的重要优势。同时,港珠澳大桥、高铁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对地区融合发展也至关重要。

面对当前新形势和新挑战,他认为,大湾区在发展过程中应更注重可持续发展和效率的提高。比如,借助人工智能、5G、智能制造等技术,打造一个可持续的生产和发展环境,有效提升人民的福祉,提高生产的效率,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他认为,只有把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支柱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长远、可持续、高效的发展。

谈及中美贸易摩擦,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商业领袖不仅需要了解中国的商业和市场,还需要了解中国人的哲学和思想。“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这些都非常重要。”

大湾区在一体化上面临挑战

《21世纪》:我们现在正身处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您在今天的湾区经济论坛上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您认为大湾区发展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Giles Chance: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构想是很好的。虽然香港、澳门与广东有很大不同,但我觉得关系不大。中国人非常富有企业家精神,他们能够发现机遇。是什么让广东人过去那么成功?事实上,是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在内的中国人一起合作的结果。来自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资金,加上广东人的勤劳与智慧。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多元化的地区,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甚至有自己的方言、饮食习惯等等,他们希望能够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能够主导自己的未来,因此,大湾区在一体化问题上会面临挑战。另外,广东地区经济从原来以制造业为主向新型服务业转型升级,对未来发展很关键,也存在不小的挑战。

《21世纪》:在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是否受到影响?哪些领域的企业可能会来粤港澳大湾区?

Giles Chance:中国是一个快速增长且体量庞大的商品和服务市场,我认为美国和其他外国公司将继续对中国市场感兴趣。比如一些来自基础设施、房地产(设计、营销)、消费品、金融以及其他服务领域的企业。总体而言,我是很乐观的。

需要了解中国人的哲学和思想

《21世纪》: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但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普通民众,似乎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旧时。相对来说,物理世界的改变是容易的,人们的观念和印象却很难改变。您是否觉得美国民众缺乏对中国人的了解?

Giles Chance:这确实是个问题,人们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了解中国和中国人。其中部分原因是,中国人性格含蓄,不喜欢自我表达。这是一个文化问题。很多谈论中国的人,可能从来没有来过中国。

我第一次来中国时的感觉是,当你真的见到中国人,和中国人交流,你就能意识到,中国是个高度文明的国家。我指的是中国历史悠久,拥有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你能看到任何事物、任何经历、任何感受。任何事情在这里都可能发生。中国的历史、中国的诗歌、中国人的食物……你在美国或者欧洲不会有这样的体验。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不同凡响的文化。

让我担心的是,现在中美之间的问题变得有点严重,我不知道会如何处理,我觉得教育可能是一种解决办法。事实上,我写了很多文章,我在美国的一个顶级商学院任教,我觉得教育美国顶级商业领袖是很重要的,他们不仅需要了解中国的商业和市场,还需要了解中国人的哲学和思想。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这些都非常重要。

《21世纪》:现在有个不好的迹象,受特朗普政府政策影响,一些中国学生在申请美国学生签证时被拒签,部分高校学者和华人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中美之间的问题似乎已影响到民间交流。

Giles Chance:我知道他们在考虑这么做,但他们已经做了吗?可能还没有。这是很荒谬的。

一个非常触及根本的问题是,美国人确实被中国吓到了。中国变得更强大,正在迎头直上,但很多美国人觉得,长期以来他们是最强大的,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仍然是不发达的,中国体量庞大,拥有14亿人口,部分地区仍然非常落后。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国整体上已经变得很庞大,紧随美国之后,比日本大很多。中国必然是会变得更强大的。如果你尝试向别人解释,中国在历史和文化传统上不是一个富有攻击性的国家。这当中的一个问题是,中国人太聪明,太会做生意了。很多外国人的感觉是,做生意总是输给中国人。如何管理世界,如何找到解决办法,可能需要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这很不容易,希望我们能找到。至于我本人,我希望能帮助别人从更好的方向来认识中国。当然,中国也并不完美。

不平等已成美国最大的问题

《21世纪》:根据您的观察和了解,当下美国国内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为何社会如此撕裂,人们如此愤怒?

Giles Chance:不平等问题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问题。数据显示,美国1%的人口占据着30%的财富,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不平等的社会。很多普通美国人,大概30%左右,是非常贫困的,几乎没有任何储蓄。大概40%的美国人,银行账户储蓄拿不出400美元。

从全球来看,中国和欧洲也存在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但看起来没有那么严重。我觉得,现在美国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平等问题。中下层民众的生活在过去这30多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善。而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全球化对此有一定影响。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21世纪》:部分民主党的左翼议员提议,对美国超级富豪征收70%的富人税,同时提出很多福利政策,包括全民医保、免费大学、提高最低工资等等。有分析认为,美国出现了一股社会主义思潮。

Giles Chance:相比十年前,美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确实更强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个重要背景。在那场危机中,很多富人尤其是银行家,受到政府保护。但很多人认为,他们不应该被保护。他们犯了错误,有很多不当行为,却受到政府保护。

很多人就发出了疑问,如果这是一个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那些犯错的银行应该消失,而不是被保护。但这没有发生,投资者保住了财富,银行高管也没有丢掉工作。我认为这是社会主义思潮重新涌现的重要原因。

而在美国东西海岸的一些地区,比如纽约、波士顿等,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人加入了这样的运动,他们从传统气质上就更容易接纳社会主义,我并不感到奇怪。

现在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拥有30%左右的稳定支持率。他在当初的竞选中将自己描述成一个 “局外人”,是来清理混乱局面的,誓言要从外部向内部发起战争,从而俘获了更多人的支持。

中美更好地互相了解至关重要

《21世纪》:去年以来,中国提出很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但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出现了这样一个看起来奇怪的局面:即中国对世界其它国家更开放了,却不得不对美国进行反制。

Giles Chance:世界变得非常复杂。无论是对中美,还是对世界而言,中美两国更好地互相了解至关重要。这是两个方向的问题。一方面,现在美国政府中部分人士不是很见多识广,喜欢将中国问题意识形态化,另一方面,中国过去在部分领域的开放存在滞后,仍然需要更加开放。

虽然会有曲折,但我认为,中国人会找到他们的方式。就像一条向前奔流的河流,需要绕过一些岩石和障碍,但终究能够找到道路。

(编辑: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