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毒2:天地对决》:硬核港式禁毒片
柳莺
昔日的“香港B级片之王”邱礼涛带着成本2500万美元的《扫毒2:天地对决》继续以硬核的姿态,将一出植根于香港本土的禁毒战争打造得紧张、刺激,在孤注一掷的无奈中,延展出香港电影一贯的英雄主义式悲怆。
电影名字中的“天地”一词带有一种宿命感,这大概也是香港电影挥之不去的浓重情节。同时,“地”与“天”也指涉片中两位剑拔弩张的冤家——被正兴帮扫地出门后成为大毒枭的地藏,和主动从帮派纠葛中脱身,奋发成为商界领袖的余顺天。一个是带着深仇大恨,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的反派;一位是试图洗脱原罪,却不得不以暴制暴的民间侠客。两人因为十多年前的一次黑社会内部惩戒结下梁子,成为彼此最大的仇人,而在“贩毒”和“反毒”势不两立的对峙中,两人皆做好了搭上身家性命的准备。不过,说到底,不论刘德华饰演的余顺天再如何洗心革面、一身正气,他终究是一个没有执法权的公民,于是苗侨伟饰演的警察林正风便也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成为天与地之间刮过的一股充满正气的旋风,作为司法的化身平衡着两人的关系,成为惩戒凶手的唯一合法主体的化身,与两位江湖人士构成一个颇具戏剧性的三角。
《扫毒2》。资料图
香港犯罪题材影片中,通常能见到对人性的拷问——反派偶尔露出纯良的一面,好人内心也许会飘过一丝杂念。邱礼涛作为在香江影坛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炮儿,自然深谙此道。不过此番在编剧上,他做了一定的精简。三足鼎立的主角中,最为复杂的当属余顺天,他身为黑帮大佬的侄儿,本身就是堂会中的当家之人。好在颇讲情义的叔叔,为了他的前路,放手让其走上正当的经商道路。尽管出人头地后备受社会各界尊重,他仍旧无法回避过去。因为白粉家破人亡的悲惨往事解释了为何他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打击毒品的行动,血液中的帮派基因也为他在此路上的行事方式提供了圆满的理由。于是,一面是为社会除暴安良,一面是动用私刑,置法律于不顾,余顺天好似独行的当代绿林好汉,游走在正义与暴力的灰色地带,是一个复杂且充满纠结感的角色。
反观另两人,则相对单薄许多。古天乐饰演的地藏,被描绘成一个无恶不作的毒枭,他不仅枉顾他人性命,甚至连行业内部的规定都不遵守。在香港电影的语境中,无情无义的反派往往是千刀万剐的下场。毒贩作为非正义集团的极端代表,自然只得进行如此简单,甚至有些脸谱化的刻画,才能让他最终的歼灭显得更大快人心。警察林正风的形象,也是中规中矩,他是一个好的城市保卫者,同时也是一个好父亲。他是最高正义的化身,即便这个人物本身的形象不必太过威严,他仍旧如同一个符号般拥有最高权威。这种角色的“决定性”让主创在刻画某些对峙场景时多少有些偷懒。警匪片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最抓人心的段落,警察就在杀人犯前,却因为证据不足而无法逮捕,只能眼看着他大摇大摆地走远,一时间百感交集。这样的段落,在《扫毒2》中也有,只不过,在完全能够预测剧情走向的前提下,反派暂时性的挑衅和正义方咬碎牙齿的无奈,也就显得稍有些张力不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扫毒2》是一部再明显不过的禁毒主旋律影片,不过,得益于港式动作片类型的成熟,和资金上的保障,邱礼涛此番得以在打斗、追车戏上大刀阔斧地做文章,不仅在片尾最后十分钟贡献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中环地铁站终极博弈,更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毫不掩饰对“拳拳到肉”风格的坚持。这让《扫毒2》在质感上就区别于那些点到为止,只靠嘴炮就将真枪实弹场面一笔带过的同类型影片。
(编辑:董明洁,许望)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