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教授张琳: 保险精算人才存在一定缺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致鸿,蹇卿兰 北京报道
2019-07-16 08:57

在30余年的从教生涯中,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研究所所长张琳不仅见证了保险专业教育的发展,也为保险领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数学专业毕业的张琳,起初在湖南财经学院(后与湖南大学合并)教授数学课程,因机缘巧合转到保险精算专业任教。

回顾这段往事,张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1990年,湖南财经学院数学教研室和基础课部的领导有意开设保险精算专业,并向中国人民银行(湖南财经学院原是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部属高校)报备。巧合的是,中国人民银行也刚好考察了美国最大保险集团之一的林肯国民集团,认识到保险精算专业的优势和必要性。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最终湖南财经学院在1991年正式开设保险精算专业并开始招生。同年,张琳也转到这一专业执教,“我自己也想到一个与数学相关,但又偏应用型的领域工作。”

自1991年起,张琳便开始在湖南财经学院保险精算专业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见证了国内第一个精算本科专业在湖南设立,历经了湖南大学保险专业被评为湖南省特色专业,湖南大学精算项目被北美精算师协会SOA升级为UCAP-AC认证高校等重要发展时期。

如今,张琳愈发看好保险业,坚信保险业是朝阳行业,并立志为社会培养更多保险专业人才,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保险精算人才存在缺口

张琳的学生中,不乏在保险业耳熟能详的名字。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财务负责人赵鹏,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精算师陈秀娟,以及中国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精算师齐美祝等均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且三人都是保险精算专业第一批学生。

“从整体上看,我们保险精算专业毕业的学生,80%去了保险公司,1000人左右从事精算相关工作。”张琳说。

张琳看好保险精算专业未来的发展,但也坦言保险精算人才存在一定缺口。“国内保险市场对于精算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金融市场与新兴科技的融合发展则使得证券基金公司、会计咨询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社保部门等领域同样急需吸纳精算人才。”

张琳建议,综合类高校应该将保险专业单独招生。据张琳介绍,湖南大学在2015年、2016年采用大类招生方式,即新生入学后必须先学两年大类专业,然后再自主选择专业方向。“采用大类招生后,学生到大三再选择细分专业,此时很多学生会考虑到影响出国和保研的绩点问题,便不会冒险选择其他专业。此前,保险专业每年有70个左右生源,而这两届平均只有15个学生选择保险专业。”张琳表示,在多番争取下,自今年始,湖南大学的保险专业可以单独招生,今年保险专业至少招收30名学生。

保险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张琳指出,目前,保险教育应该重视两大问题,一是保险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二是保险专业师资力量有限。“课程安排并无统一标准,开设保险专业的院校也会有一些差距,因此可能出现保险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国内保险专业方面的师资力量其实也缺乏,因为相对而言,金融行业收入更为可观,学生毕业后更倾向到金融机构去。”张琳表示。

对于自己的学生,张琳也提出了希望。“一要夯实保险专业基础知识,二要广泛学习其他领域知识。保险本身是知识性与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其中包括保险精算、人身保险理论与实务、保险会计、社会保险、海上保险、保险经营管理、保险营销、保险经纪实务等。保险专业的学习确实比较辛苦,部分学生没有把专业知识学扎实。此外,学生知识面必须广,金融、经济、财务会计、计算机等都要有所了解。”

张琳也强调:“要培养优秀人才,需要科研支持。目前,高校的研究很多都苦于没有合适的数据,希望保险业加快、加深产学研融合,支持高校研究,在保证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分享。”

“我愈发认为保险业是朝阳行业,发展势头好,这是行业共识。学生们选择这条路之后,只要踏踏实实地学习,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张琳坦言,“我自己非常喜欢老师这一职业,希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保险专业人才,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编辑:马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