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长龚正笑称“公证空气质量变化”:从每年“吃三块砖”到重污染天气不到10天
“我经常开玩笑说,我的名字叫龚正,免费‘公证’山东的空气质量变化。到下个月,我到山东工作四年了,我刚来的时候,有在山东工作的同志给我打电话,他说你要做好思想准备,到济南工作,每年要多吃两到三块砖头,这个地方粉尘灰尘比较大。但是这几年实事求是地讲,2015年冬天到2016年春天,2016到2017年,2018年到2019年,四个春天我都经过了,济南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好,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已经从奢侈品变成日常品”。
7月16日,山东省省长龚正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这样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东坚定践行“两山”论,坚持标本兼治,把产业转型升级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以环保、安全、质量标准来倒逼转型升级,以产业的转型升级来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形成互促共进的良性机制。
龚正称,国际上在评价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上,有个倒U字型的库兹涅兹曲线,也就是随着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两个曲线都是往上走的;如果到一定时间点,工作做得好,就会出现一个拐点,经济持续发展,同时环境污染、排放得到大大压减,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这个曲线就往下走了。我们正在迎来这个曲线的拐点。
龚正表示,在环境治理方面,山东省正进行两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源头治本,倒逼转型。山东省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原来有“两个70%” (传统产业占整个产业的70%,重化工业占整个产业的70%)的说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都有所下降。山东省正在加大“三去一降一补”力度, 2017到2018年,这两年散乱污企业的关停并转超过10万家。
第二个结构,是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有“两个80%”的说法: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占80%,电力装机中,煤电占80%,现在的比例也开始逐渐下降了。第三个结构,是运输结构,以大卡车为主。山东省是重化工业大省,化工产品尤其是液体化工80%都是通过公路运输,大家知道,一辆大卡车的排放相当于200辆乘用车,所以山东省加大力度,更多采取铁路运输、管道运输、水运输等多种方式运输。
第四个结构,农业投入结构,是化肥使用的大省,也是农药使用大省,秸秆量也非常大,有秸秆焚烧的问题。这两年山东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节能降耗方面,总体把握上是“两句话原则”:减量替代是常态,等量替代是例外。工作措施上,盯住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这“四大结构”,实施“四减四增”,建立量化指标体系,既有总量指标,也有结构指标,还有强度指标,倒逼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
据龚正介绍,具体操作上,实施“四上四压”,也就是上新压旧、上大压小、上高压低、上整压散,通过这“四上四压”促进存量变革、增量崛起。比如,山东省正开展为期五年的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关闭化工生产企业1500多家。
在龚正看来,通过这些措施,还纠正劣币驱逐良币。“原来有很多散乱污企业把安全生产成本、质量标准成本、节能降耗成本,都外化给了社会,外化给了地方党政,甚至外化给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种情况必须坚决纠正,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另一方面是强力治标,改善生态。聚焦气、水、土等突出问题,打好“6+2”八场标志性战役,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编辑: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