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考科目要求出现新变化,这些专业难度或加大
新高考对语数外之外的科目实行选考,即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科目进行组合,因此各大学不同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成为考生必读。新高考改革之初,考生弃考物理现象严重,近年来,各大学加大了在新高考试点必选物理的专业比例。
近日,作为第三批新高考试点之一的河北省公布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3+1+2模式)》,这是第一份公布的“3+1+2模式”的选考要求,或将为其他新高考试点地区所参考。
那么,“3+1+2模式”的选考要求与“3+3模式”下的选考要求有何不同?
简单来说,首先,必考物理的专业数量增加,几乎所有理科、工科门类的专业都必须选考物理;
其次,“3+3模式”下“物理、化学2选1”的专业,到了“3+1+2模式”下变成了“物理+化学”,这意味着,这些在“3+3模式”下考试难度相对较小的专业,在“3+1+2模式”下难度却超过了其他专业。
“3+3模式”中,北京大学的科目要求分为“不限科目”、“必考物理”和“物理化学2选1”共3种要求。
其中,必考物理的专业(类)有物理学类、数学类、工科试验班类、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类、心理学类、理科实验班类;物理化学2选1的专业(类)有化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地理与资源环境)、地质学类、生物科学类。
到了“3+1+2模式”,学校的要求分为首选科目要求和再选科目要求,北京大学的首选科目要求分为“物理或历史均可”和“仅物理”两种。也就是说,理科高中生可以报考所有专业,文科高中生没有专属的专业;北京大学的再选科目要求分为“不提科目要求”“思想政治”“化学”3种,其中,要求必考“思想政治”的专业只有国际政治,要求必考“化学”的专业(类)有地质学类、化学类、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科学类,总体上数量不多,也就是说,赋予考生在2门再选科目上的选择权还是比较大的。
河北考生报考北京大学地质学类、化学类、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科学类这些专业,2020年在“3+1+2模式”下,物理为首选科目,因此河北的考生不仅必考物理,而且还要选考化学。
清华大学的选考科目要求与此类似,略有不同。工科试验班类(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工科试验班类(能源)为必考物理的专业,在河北均必考物理和化学。
由于物理、化学的题目难度比较高,也就是说,这些专业的高考难度将加大。如此规定的目的,仍是强调物理的基础性作用。
但是,“3+1+2模式”给考生选择科目组合的自由度很高。
在2门再选科目要求中,根据河北省发布的目录,全部3万多个招生专业(类)中,有24912个专业(类)对再选科目的要求是“不提科目要求”;要求必须选考化学的专业(类)有2598个,要求必须选考地理的专业(类)有89个,要求必须选考生物的专业(类)有80个,要求必须选考思想政治的专业(类)有401个。
值得注意的是,245个专业(类)要求再选科目必考化学和生物,也就是说,这些专业(类)招收的还是传统的理科高中生。
另外,比较“另类”的专业是西南林业大学的风景园林专业,其要求必考生物和地理,是全部3万多个专业(类)中唯一的一个。同样“另类”的还有西藏大学的地质学、西藏农牧学院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3个专业要求必考化学和地理。
整体上,首选科目中,“物理或历史均可”的专业(类)有15169个,占全部专业(类)的49.6%;再选科目不作限制的专业(类)有24912个,占总数的81.5%。这一定程度上可以打消“3+1+2模式”倒退回文理分科的质疑。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