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关闭美国工厂是特朗普的锅?年产三百万件家具工厂主材是中国出口的刨花板
北欧家具巨头的美国生意,仍然逃不脱被全球供应链扰乱。
7月17日,瑞典家具零售巨头宜家(IKEA)宣布将于今年12月关闭其在美国的唯一工厂,并将生产线转移回欧洲。宜家表示,关厂将有助于其降低生产成本。
宜家美国工厂负责人Bert Eade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非常艰难的决定。我们已经竭尽努力去改善和维持这家工厂的竞争力,但不幸的是,从长期来看,工厂所在地弗吉尼亚丹维尔市没有合适的成本条件来维持生产。“
位于弗吉尼亚丹维尔市的宜家工厂于2008年开始运营,拥有300名员工,主要生产在美国和加拿大销售的Kallax木质柜架和Besta储藏柜。宜家解释,与欧洲几家工厂相比,宜家美国工厂的原材料价格过高,因此该集团选择关闭该工厂。
“在接下来几个月,我们将尽我们所能去帮助我们的工人,协助他们寻找新的工作或培训机会,”Eades补充道。
特朗普加征关税或是主因
宜家表示,同样的原材料,在欧洲可以花很低的价格购买,而美国不行。Eades指出,丹维尔市的生产成本过高,尤其是原材料成本。因此,同样的产品在这里生产的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宜家工厂。这意味着在美国生产家具的成本远高于在欧洲生产、然后运输到美国的成本。
记者查阅宜家官网发现,Kallax系列木质柜架和Besta系列储藏柜的主要材料是从中国进口的刨花板。根据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清单显示,刨花板是被征收关税的商品之一。
尽管宜家否认此次关闭工厂与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有关,但该说辞与弗吉尼亚州民主党参议员蒂姆•凯恩早前的说法不一致。凯恩在2018年4月参观完宜家的丹维尔工厂后曾表示,该工厂的工人向他表达了对关税的顾虑,担忧关税将增加其生产成本,因此工厂提前进口了很多原材料。“他们不担心现在,但担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这种轻率的关税政策伤害到更多的美国企业和工人之前,我们必须阻止他,”凯恩当时强调。
一位宜家员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关税对于他们的低毛利产品来说,影响很大。此外,美国的人工成本也太高。欧洲的话,还有像波兰这样比较便宜的国家。其实宜家大部分产品都是在欧洲进行全自动化生产,节约了人力成本。
宜家工厂的关闭不仅影响了现员工的工作情况,对当地税收打击不小。丹维尔城市经理Ken Larking表示,宜家是该市的摇钱树,关门将直接导致该市损失每年约50万美元的税收收入,直接影响该市的预算。前丹维尔市长、现任市议会议员舍曼•桑德斯则表示,宜家工厂让丹维尔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也让该市达到了国际商业规模。
据了解,此次宣布关厂之前,由于高库存和低于预期的销售业绩,宜家的丹维尔工厂于2018年底曾裁员90人。Eades透露,该工厂每年大约生产300百万件家具,不过2018年丹维尔工厂的产量比预期下降25%。
目前,宜家集团在全球9个国家设有24个工厂,拥有20000名员工。丹维尔工厂是宜家在北美地区唯一一个工厂。
独特供应链成就宜家
虽然与美国顶级零售商品牌Bed, Bath & Beyond相比,宜家的销售收入相差甚远,但宜家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记者在美国生活期间,发现如今几乎每个美国人家里都能看到宜家的产品,已然成为最受欢迎的家具零售商之一。那为什么宜家能在众多品牌之中脱颖而出呢?
据曾任多本家具商业杂志编委的Warren Shoulberg分析,传统的家具商零售模型是基于投资的想法,一次购买受益终身,这与美国人的思想不相符。而宜家的销售模型不一样。宜家的理念是现买现用,无需考虑未来,这完全符合美国千禧一代的心态。
“宜家就像家装品牌Xanax,立即缓解了消费者需要花高价购买产品的压力和焦虑。这对家具行业来说是一个深远的变化,传统家具商仍努力迎合这样的改变,但大部分都已失败告终,”Shoulberg表示。
与其他家具不同,宜家还控制了整条供应链,涵盖了设计、选材及采购、OEM制造、物流设计、零售卖场所有环节。
从设计开始,宜家采用模块化设计。不管什么形态的家具,都可以一片片拆解。根据模块的不同,宜家可以灵活地选择成本最低的地区进行生产。模块化的设计也让宜家选择了采用扁平化包装设计的物流策略。此举不仅提高了商品的运输效率,还降低了运输成本,让宜家避免受制于"生产点要离消费点愈近愈好"的规律,使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能高效运转。这也是此次宜家敢于关闭美国工厂、将生产线移回欧洲的原因。
(编辑:张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