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2名本科毕业生就有1名“IT男”:缺口大、工资高,速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峰 北京
2019-07-18 20:26

伴随着“互联网+”的网络新业态的发展,互联网/IT行业类的人才需求持续旺盛。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近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

麦可思研究院每年对约30万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其调查范围里“互联网/IT行业类”职业包括互联网运营与网络搜索引擎业,数据处理、托管和相关服务业,其他信息服务业,软件开发业,计算机系统设计服务业。也就是技术类“IT男”集中的行业。

其中,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互联网/IT行业类就业的比例为8.5%,较2014届(6.2%)增长2.3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大约每12名本科毕业生就有1人就业时选择做一名“IT男”。如果加上营销、内容制作等职位,互联网行业吸纳的毕业生比例将更高。

此外,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该领域就业的比例为4.9%,较2014届(3.7%)增长1.2个百分点。

在互联网/IT行业类工作的2018届大学毕业生,从事的最主要的职业类是“计算机与数据处理”“互联网开发及应用”。

但即使就业量如此之大,互联网/IT仍存在缺口。拉勾网7月17日发布的《2019上半年互联网招聘白皮书》显示,企业加大了3年以上工作经验人才的招聘力度,AI、大数据等专业岗位重薪难求。

互联网/IT行业的发展带动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其就业质量如何?

麦可思数据显示,近几年在互联网/IT行业类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五届毕业生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总体呈上升趋势。

从事互联网/IT行业类的2018届大学生月收入(本科:6295元,高职高专:489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本科:5135元,高职高专:4112元)分别高1160元和783元。

以薪资为代表的福利待遇是影响大学生对工作主观评价的重要因素,或许正是因为薪资优势明显且发展前景可观,互联网/IT行业的从业者就业幸福感较高。

从事互联网/IT行业类的2018届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本科:74%,高职高专:69%)比全国平均水平(本科:68%,高职高专:65%)分别高6个、4个百分点。

那么,哪些专业毕业生是进入互联网/IT相关行业就业的主力军?

麦可思数据显示,2018届进入互联网/IT类行业的本科毕业生中,37.5%的人来自计算机类专业,8.5%的人来自电子信息类专业。2018届进入互联网/IT类行业的高职高专生中,40%的人来自计算机类专业,另有7.1%的人学习的是电子信息类和通信类专业。

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对相关专业的高技术人才需求或将进一步增长。

与时俱进,在加强相关专业的实习实践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高校还应增加其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提升相关专业的就业竞争力,满足市场对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