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刘曼:资管行业正进入新旧动能转化关键时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陈植 上海报道
2019-07-20 20:01

7月20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9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董事总经理刘曼在大类资产配置主题论坛上做主题演讲时表示,当前资管行业与经济发展形态一样,正处于新旧动能的转化关键时期,以往的期限错配、监管套利、利差套利行为都在离场,很多机构开始专注风险定价与价值策略挖掘。

在刘曼看来,当前银行理财业务的与转型,给券商与基金等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带来新的合作影响。

“就资产方面而言,银行获取的资产类项目,无论是城投或基建,还是传统银行授信,主要是债券类资产,而券商在直接融资、资本市场的资产定价与交易能力,可以给银行带来新的资产端补充。”刘曼指出,在资金端,银行理财具有大量的客户基础,通过与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同样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客户个性化差异化的资产配置需求。

“比如券商做了很多场外期权,包括商品衍生工具,以及给客户定制的指数交易产品,都为客户带来全球化资产投资策略服务的能力,因此券商与银行之间可以形成非常丰富的合作空间和业务互补。”刘曼指出。

刘曼表示,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其业务形态也会发生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自主投资与委托投资并行,自主投资有点接近传统券商基金狭义的“托管业务”,从资产配置到顶层资产构建,形成策略与产品再卖给客户。委托投资则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独立发展过程的新模式,即银行在上层做资产配置,下面的底层策略其实选择外部管理人进行相应资金管理,进而通过自主的资产配置+外部策略组合,形成一个自主品牌,构建丰富策略与产品体系平台,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事实上,银行理财子公司在资产端的布局,某种程度也是投行式资管转型。”刘曼进一步指出。因此它的发展可能会呈现三种模式,一是全能型资管,从上端的资产配置,到底端资产获取,到最后的资产估值清算,形成一个闭环操作系统,二是模式形态的持续丰富,通过一部分自主投资FICC,加之外部策略作为补充,形成FOF/MOM模式,三是一些中小机构可能会采取全委模式,但这未必是监管方面鼓励的。

不过,在这个发展过程,整个资管机构还需要解决诸多痛点,一是资管新规面世后,每个理财产品要单独建帐、单独开户,而且银行间交易所要开户,时间很长,给后期产品运作带来较大障碍,二是单一产品募集规模有限,不像原来资金池业务可以不断扩张规模,可能导致产品在资产获取谈判方面谈不到一个好价格,影响产品实际收益,因此有券商建议采取后端结合,通过将银行理财产品与其他资管产品整合,通过规模效应解决定价话语权被削弱、超额收益下降与流动性不足等问题;三是一些银行接受不了净值波动较大的产品,需要与之合作的券商、基金公司从产品设计与投资管理角色,平滑各个组合与投资品种的波动。

“就产品设计角度而言,目前一些金融机构在净值化产品估值方面采取成本法加一定封闭期的做法,因为期限套利不能做,通过成本法+拉长产品期限,可以实现时间换空间,最终达到客户预期。”刘曼指出,就投资管理角度而言,除了无风险套利与打新策略,金融机构还需要研发新的衍生品投资策略实现低波动性与较高收益性,投资具备投资价值的ABS资产证券化品种,以及开发不同策略FOF产品获取更好的风险收益比。

 

(编辑:马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