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民:M2太多了吗,多出来的M2去哪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包慧
2019-07-21 19:02

7月20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9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M2已经到达192万亿,200万亿是指日可待。今年上半年M2的增速8%高于GDP增速6.2%近2个百分点。那么,高出GDP增速的货币流到哪儿去了?

“过去最愿意流去的地方就是不动产,所以在限制了所有的金融工具之后它们全部跑到苹果上去了。所以现在苹果15块钱,挺贵的。我们回看过去30年,过去每年M2的增长速度比GDP高出10甚至20个百分点的时候,那时如果没有不动产,M2去哪了?我相信过去30年如果不是基于整体不动产,包括土地、房产、商业用房、城市化,包括城市化扩展了以后一系列基础设施在内的“大不动产”大快速成长和价值吸纳的话,其它资产的价格一定会高涨。

能不能流去其他的商品?“如果我们基于资产端的货币,全部都可以通过交易手段变现流到市场当中的话,任何消费品都不可以支撑庞大货币流动性的冲击。过去三十年间居民的收入增长,国民财富增长,GDP达到全球第二的最规模,人均收入水平也得到了迅速的增长。这才使得过去所有货币具有了发行的信用基础,才让所有的货币流向了人们愿意的领域,支撑了人们的资产配置,变成了人们手里的不动产。”王忠民表示。

所以在过去30年,中国家庭的资产负债表里面如果没有房产,没有合理利用杠杆,一定是要“后悔又后悔”的。

同理,全国的资产负债表也需要庞大城市化的支持,需要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在城市资产负债表中占到一定比例。王忠民表示,任何一个城市今天不修地铁一定是错误的决策。地铁每延长一公里都是这个城市的规模范围扩大一公里,城市空间价值得到充分利用。

在银行中不动产信贷可能还不表现为生命线,但信托从不到一万亿扩展到二十多万亿规模的时候,背后主要的信托产品都是房地产。

证券领域如果大型企业过去没有一定的土地资产估值和变现,并购市场中再变现时资本积累端口就会缩小。所有的公司,即使是上市公司主业已衰退,周期性产业已经陷入危机的时候,只要还留着房产和土地,不动产价值一定会超过其他产业端的价值,这是公司内部的结构。

基于不动产,基于基础设施的这些金融服务,让整个居民和企业端的信用,通过金融的信用服务展现为中国的M2,最后表现为实体经济当中不动产的信用,这才是192万亿背后的信用支持。

王忠民认为,之前中国资产管理系统是把体制内的银行,通过表外和影子银行,用更高的利率水平传递到房地产和其他产业去。但资管新规把表外和影子银行的口子全部堵住了,导致不动产领域的资金链突然紧张起来。也导致基于实有资产端的资产估值大幅降低。

王忠民认为,这个背景下做不动产最合适的就是通过基金化的投资方式,比如ABS,比如 REITs等等。

 “如果我们把历史划成两段,过去三十年基于不动产的资产端吸纳了192万亿市场货币信用的消化,和庞大国民GDP,和居民资产、企业资产、国家资产三个资产负债表的有机结合。未来至少10-20年是基于不动产收益权的金融化、信用化,和在金融资产负债表当中表现出新的逻辑和架构,展现出未来不动产的市场逻辑和市场壁垒。“王忠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