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健基调

21世纪经济报道 欧阳觅剑
2019-08-06 07:00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了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会议要求,下半年要重点做好八项工作,其中多项与货币政策相关。

在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之后,人们对下半年货币政策的走向非常关注。由于二季度的GDP增速数据,有人认为,货币政策将会出现宽松。但是,7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仍然要求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就说明,即使面对一定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国货币政策也不会发生转向,仍然会坚持稳健的基调。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进一步削弱了一些市场人士对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

央行的电视工作会议对下半年货币政策做了更为细致的部署。总的目标是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及时预调微调。由于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央行会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但与此同时,通过央行电视工作会议的部署,我们也看到,逆周期调节需要守住“三条底线”。

第一条底线是遏制宏观杠杆率快速上升。央行工作会议重申,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如果M2和融资规模的增速明显高于GDP名义增速,宏观杠杆率就会上升,使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取得重大成效的去杠杆工作出现反复。

据《金融时报》报道,今年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54.3%,比上年高4.9个百分点。一季度杠杆率回升,主要原因是名义GDP增速放缓,为7.8%,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小幅上升,为10.7%。二季度名义GDP增速有所加快,使上半年累计GDP名义增速达到8.1%,但仍然低于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速10.9%。这意味着,二季度末的宏观杠杆率有很大可能继续上升。基于稳杠杆的要求,下半年M2和融资规模的增速不能明显提高。

M2与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这条底线,让货币政策总量扩张的空间受到了约束。

第二条底线是防风险。央行工作会议指出,按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的部署和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稳妥处置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要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坚持“开正门、堵后门”,在保持高压态势和严打局面的同时,鼓励小型有特色的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业务。处置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金融监管不会放松。而“开正门、堵后门”则意味着,监管部门会继续严格规范表外融资。

第三条底线是加强房地产市场资金管控。以往一旦货币政策放松,都会使房地产市场受到刺激,即使是定向的宽松,部分资金也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房地产市场。近年来,相关监管不断加强,使情况有所好转,但仍待加强。

央行日前召开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座谈会就指出,银行业信贷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但房地产行业占用信贷资源依然较多。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放缓,但仍然高达17.1%,比同期全部人民币贷款增速高4.1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 3.21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 33.2%,比上年全年水平低 6.7个百分点,但仍然是非常高的水平。

房地产行业占用金融资源的能力仍然强于实体经济,这也就挤压了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因为宽松带来的增量资金会有相当一部分被房地产行业“吸”走,不但无助于实体经济发展,而且会推高房价上涨形成泡沫。

在以上三条底线的约束下,下半年货币政策不可能大幅宽松。逆周期调节将主要体现三方面的工作:其一,加快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微观主体活力。其二,对达到普惠金融考核标准的金融机构定向降准,推动金融机构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或许,全面降准也是可以考虑的选项之一,但前提是需要引导市场预期,不把降准与全面宽松联系起来。其三,通过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效促进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下降。

(编辑:祝乃娟)

欧阳觅剑

资深编辑

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