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亚太区业务负责人泰瑞来: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将持续大规模投资 博世“不会离开”

21世纪经济报道 施诗 上海报道
2019-08-08 07:00

导读:泰瑞来:我们会持续在中国投资。去年我们在中国的投资额是78亿元人民币,创下史上新高。中国市场依然具有巨大潜力和业务机遇,我们会继续努力在中国实现持续增长。

编者按

1909年,当中国汽车产业尚未起步时,一家来自德国的企业向中国销售汽车零配件,开始了其与中国漫长的缘分。这家企业就是建于1886年的“百年老店”博世集团。

这110年,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博世参与了各个阶段并一一见证,其业绩也因搭上了中国发展的快车而屡创新高。未来博世表示将继续坚定看好中国、深耕中国市场。(辛灵)

泰瑞来。资料图

2019年正值博世进入中国的110周年。2018年,博世在中国业绩继续保持历史高位,实现销售额1126亿元人民币(约合144亿欧元),同比增长近2.5%。2018年,中国市场为博世集团贡献了18%的销售额。在销售额不断增加的同时,博世的投资额也不断加码。2018年,博世在华总投资额就高达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22%,创历史新高。

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亚太区业务负责人泰瑞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中国的经济面临挑战,但是仍有增长的空间和潜力。我们对中国市场保持信心,也在中国持续大规模投资,因为中国是个有14亿人的大市场。”

未来十年,中国大有可为

《21世纪》:博世从1909年进入中国以来已经有110年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变迁。你对博世过去一百多年在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感触?

泰瑞来:博世中国在过去的110年里表现卓著。博世的业务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其一个组成部分。博世很早便开始在中国执行本土化战略,这是个正确的选择,尤其从今天看来更是如此。把技术带到中国来,让企业服务本土市场这点我们从来没有过犹豫,因为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从来没有动摇过,将来也不会动摇。

中国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发展,换而言之,我们必须反应迅速并且要有的放矢,拿本土方案解决本土需求。而“本土” 不仅仅限于本土制造,更包括本土发展、本土研发,并满足本土市场的需求。

《21世纪》:你怎么看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发展?

泰瑞来: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开始复苏;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对我来说,中国的崛起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在短短时间让4亿人脱贫。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

《21世纪》:你怎么看待制造业领域的产业升级?

泰瑞来:我觉得中国有很多工业4.0产业升级的需求,因为它能给很多产业带来升级。博世在工业4.0领域采取“双元”战略——我们既是践行者,也是供应商。我们不管是对内和对外都同等重视。一方面把自己的工厂升级打造成高效的4.0工厂;另一方面我们将自己的解决方案提供给本土企业,助力他们的制造升级。这个策略很奏效。我们的一大优势来自博世全球280多个工厂第一手的经验——我们懂得工厂的需求。而这一点又能更好地让行业内的人相信我们的实力。我们既有生产线经验,也有软件创新解决方案。所以说,在这一点上我们有信心在中国市场上服务行业内的伙伴。

《21世纪》:中国面临很多的挑战。你怎样看待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泰瑞来:我相信,虽然中国的经济面临挑战,但是仍有增长的空间和潜力。我们对中国市场保持信心,而我们也在中国持续大规模投资,例如我们前不久投资创立了一个软件中心。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市场的规模很大,是个14亿人的市场。汽车市场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有待提高,工业方面我们会助力产业升级。可以说,接下来的十年中国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不会为了降低成本而搬离中国

《21世纪》:博世未来在中国的投资计划是怎样的?

泰瑞来:我们会持续在中国投资。去年我们在中国的投资额是78亿元人民币,创下史上新高。中国市场依然具有巨大潜力和业务机遇,我们会继续努力在中国实现持续增长。

《21世纪》:将重点投资哪些领域呢?

泰瑞来:我们对业务所涉及的领域都很重视。拿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领域来说,我们的目标是保持现在市场的领先地位。在家电、电动工具等消费品领域,我们的市场份额也比较稳定,并且有增长的空间。在能源与建筑技术是我们的一个增长领域,也是与我们家居IoT(物联网)整合的一个重要领域,也会给博世带来巨大的机遇。在工业4.0领域我们也看到很大的增长潜力。我们的目标是和市场共同成长,甚至领先于市场。

《21世纪》:博世会不会为了降低成本将工厂移到人工成本低一些的地方,例如越南?

泰瑞来:其实没有这个必要。我们相信借着工业4.0和人工智能的帮助,在人工成本高的国家保持制造的竞争力是可以做到的。博世中国的很多工厂已经成功实现了4.0的升级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

《21世纪》: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博世是如何布局的?

泰瑞来:首先中国已经并且将持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政府开始逐渐减少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补贴。但是即使补贴完全消失,中国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仍将继续增加。

我们预测,到2030年配备有内燃机技术的汽车仍然会占比75%,这其中包括混动汽车。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传统内燃机在市场中的份额仍将很大。剩下的25%会是纯电动或是燃料电池驱动。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48伏电池市场会持续向好,直到成为市场主流。

博世是科技公司

《21世纪》:在中国,很多人只知道博世是卖家电的,而不知道博世其实更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你觉得博世这两个角色(领域)之间拥有怎样的联系?

泰瑞来:我们的确也做家电的。在中国我们的业务量很大,其中家电占比也不小。放眼未来,从互联的角度来合理想象未来的生活,不难看到这么个场景:汽车和移动解决方案已经和家电无缝衔接:你可以在车里跟洗衣机、咖啡机和冰箱对话,告诉它们我5分钟之后到家,把咖啡泡好。然后,再把温度调好迎接我,因为我们还有互联的建筑技术来掌管室内环境。这些是技术上可以实现的互联。

当然,我们比较新的物联网领域包括家庭使用场景。也许会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涉足这么广的物联网领域。如果是10年之前有人问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答不上来。但是现在不难给出答案——这些领域的互联能够让人与人更紧密地相连。而它的意义在于,物联网从一个有些遥不可及的理想变成了我们可以实现互联的各种生活场景,把生活变得更有质量。

《21世纪》:在工业4.0领域,转型是永恒的主题。博世会怎样面对工业领域转型的挑战呢?

泰瑞来:在各个领域博世都从几年之前开始了转型,并且已经是一家物联网企业。相比于我们很多的竞争对手,我们其实比较早地就预见了这个趋势并开始了转型。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我们很早就开始收购一些软件公司,丰富自身的软件创新实力和物联网竞争力。去年我们共计销售了5200万件互联产品,相比于2017年有将近37%的增长。目前博世的物联网套件已经实现了与850万个传感器和设备的互联互通,这一数字较2017年增长了近40%。

《21世纪》:你怎样定义科技?博世是一家科技公司吗?

泰瑞来:博世是一家科技公司毋庸置疑,创新是我们过去发展和未来进步最重要的动力。我们之前一直是科技为驱动力,因为我们有非常强大的研发。但是现在,我们想更加以人为本。“生活成就生活之美”的哲学就是,科技不会只为科技服务,而是服务于人。博世所提供的以科技和创新为基础的解决方案是为了实实在在提高人的生活品质。这一点适用于我们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把人放到最核心的位置。

《21世纪》:能否描述5G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场景?

泰瑞来:5G可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需要收集并分析大量的数据,而数据的往来需要接入云端。数据入云就需要高速的通信网络。不同于西方市场,中国市场的汽车本身和基础设施都会拥有一定的智能(分担一定的计算任务),而这就对车辆与基础设施的信息交换速度有很高的要求。在中国,未来借助5G技术,自动驾驶将可能不仅仅依靠车端智能,还可以利用场端智能,从而能够降低实现私人汽车自动驾驶的成本。

(编辑:辛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