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加仓”A股 海外主动管理型机构“瞻前顾后”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植 上海报道
2019-08-09 07:00

8月8日,MSCI决定将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0%增加至15%(8月27日收盘后生效),由此中国A股在MSCI中国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分别提升至7.79%和2.46%。

然而,是否迅速跟随MSCI上述举措加仓A股,令海外主动管理型对冲基金经理张刚颇感为难。

“一方面我们不能再忽视A股纳入因子提升对挂钩MSCI新兴市场指数投资组合净值波动的潜在影响,必须跟随加仓A股,另一方面基金内部又担心当前全球贸易大环境令A股走势不够明朗,打算再等待一个合适时机入场。”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此同时,鉴于A股走势的不确定性,基金内部还在讨论是否适度削减A股投资比重。

“一旦找到合适的A股持仓风险对冲操作策略,我们加仓A股的步伐肯定会提速。”张刚直言。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永远不缺乏“捷足先登者”。截至8月8日A股收盘时,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入25.49亿元,终结此前连续六个交易日净流出状况。其中,沪股通净流入9.36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6.13亿元。

“除了被动投资型指数基金,不少海外主动管理型基金正迅速跟随MSCI抬高A股纳入因素而加仓A股,因为他们相信其他同行迟早会进入A股,到时就能坐收流动性溢价与估值提升回报。”一位海外对冲基金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向记者指出。

风险对冲工具缺乏

在MSCI决定将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0%增加至15%前,张刚所在的对冲基金已经根据MSCI的A股纳入因子比重,将1.5%基金资金投向A股。

但他坦言,它对整个基金投资组合净值波动的影响几乎是“忽略不计”——今年上半年A股最大涨幅一度接近25%,但整个基金投资组合净值因此的提升幅度不到0.4个百分点。

“随着大盘A股引入因子提升到15%,我们不能再忽视它对整个投资组合净值波动的影响力。”张刚告诉记者。他们内部做了测算,若11月份A股纳入因子权重被调高至20%,这意味着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实际纳入比例上升约9%,对主动管理型基金业绩基准考核的影响力骤然增加,令后者不得不加仓A股。

然而,当前全球贸易局势令A股走势呈现不确定性,骤然打乱加仓A股步伐。目前,他们一直在讨论是否暂缓A股加仓步伐,即便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持续增加。

记者多方了解到,存在类似顾虑的海外主动管理型对冲基金为数不少。

“不过,阻碍我们加仓A股的最大挑战,未必是A股未来走势不确定性增加,而是持仓风险对冲工具的缺乏。”一位美国主动管理型对冲基金亚太区交易主管向记者透露,此前他们只能一面通过沪股通、深股通渠道配置A股,一面通过QFII或RQFII渠道买入股指期货对A股持仓进行风险对冲,但此举导致整个交易成本偏高且风险隐患难消。比如QFII与RQFII额度使用需要支付相应费用,而整个套期保值投资需要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交易系统进行结算,稍有差错就会造成未知的持仓风险。

一家美国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也向记者透露,这同样困扰着他们无法跟随MSCI抬高A股纳入因子权重而持续加仓A股。

“以往A股投资额度不高且对基金整体投资组合净值波动影响不大,基金内部投资委员会的风控管理要求相对宽松,允许我们自下而上自由选择A股个股投资,或对一篮子股票进行单边买涨,但如今MSCI持续抬高A股纳入因子权重导致A股投资规模日益增加,基金投资委员会开始聚焦A股资产配置风险对冲效果。”他指出。尤其当A股投资额度超过基金资产3%后,上述风险对冲要求变得格外严格——若没有足够完善的持仓风险对冲操作机制,他们宁愿放弃A股投资获利机会。

这位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表示,目前他主要尝试在境外买入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对冲”境内A股持仓风险,但由于境内外交易日期与交易时间存在差异(比如境内外节假日不同),基金投资委员会一直对此不放心,时常过问上述风险对冲机制是否有效,若效果不佳就干脆削减A股持仓避免风险。

新入场者的交易策略

不过,随着大盘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尚未进入A股的海外投资机构正加快研究投资A股的具体交易策略。

一位正打算投资A股的欧洲主动管理型基金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原先他们一直以中国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仅有2%为由,迟迟没有参与投资A股,但如今随着这个权重涨至2.46%,未来可能持续上升超过5%,他们必须提前布局A股投资。

目前,他一面找到数家投资境内A股的香港私募基金开展委托投资,一面由自营部门设计A股量化投资策略,争取跑赢MSCI新兴市场指数这个业绩基准。

在他看来,当前他们投资A股的最大难点,不是不确定性增加,而是尚未“找出”行之有效的A股交易策略。

“我们听取了一些海外投资同行的建议,对A股投资模型做了不少改动,比如对国有上市公司的价值因子进行中立调整,以降低国企市值占比较高但价值偏低的问题,此外我们还专门将擅长美化财务报表与炒作概念的上市公司剔除出成长因子,以免他们财务变脸导致自身投资踩雷。”这位基金负责人向记者坦言。

然而,上述投资模型在模拟交易环节便遭遇效果不佳,原因是A股的散户投资者主导特点,令很多具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股价未必能达到“理想估值”,反而是擅于炒作概念与美化财报的上市公司总能出现股价大幅上涨产生超额阿尔法回报。

“因此我们也在调整A股交易策略,比如将原先60%委托投资与40%自营投资的投资模式,转化成75%委托投资与25%自营投资,让懂得A股投资游戏规则的机构帮助我们创造高回报。”他指出。

多位正打算进入A股的海外主动管理型投资机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当前大环境下,基金内部曾对是否投资A股存在争议,但近日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Ray Dalio)对A股的看好,多少打消了不少基金高层的顾虑。

“目前他们的普遍看法是,尽管当前贸易大环境会令A股走势短期内呈现较大的不确定性,但就中长期而言,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以及其在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与份额日益扩大,决定了A股配置宜早不宜迟。”其中一位机构负责人向记者直言。

(编辑:包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