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联想移动全球中枢: 武汉基地智造转型进行时
高约一米的透明圆柱状测试仪中,盛有大半的清水。一台黑色的Moto手机沉浸于水底。偶然间,手机身旁有小泡飘起,它们宣告着这个水中异物的存在。
这是位于联想(武汉)产业基地测试与认证中心(TCC)防水实验室中的一幕。据中心负责人李军介绍,浸水测试仪能够在不改变水深的情况下调整压力,从而满足多样性的压力测试要求,即便是几十米深的水压也能够实现。
与此同时,包括手机跌落实验、耐磨实验、射频信号测试等均在中心不同实验室中同步进行——但它们都只是联想武汉基地的一个侧影。
作为联想集团全球最大、最先进的自有工厂,武汉基地拥有贴片线20余条,测试线和组装线分别50余条,包装线40余条。其手机整机产量占整个集团每年4000万产量的六成,并出口至全球160余个国家与地区,其余四成以组件形式发往联想位于巴西、印度与阿根廷的工厂,最终变成产品销往全球。
“从另一个意义理解,每一台联想手机都经过了武汉基地。”在近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的“触摸智造——2019中国制造业发现之旅”活动中,负责联想武汉产业基地的联想集团MBG中国区制造高级总监齐岳介绍道。而这也代表了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实力。
全球移动中枢
智能手机Moto Z、便携式电脑Yoga Book 2、哈苏相机模块……在基地展厅内,陈列着各色移动硬件产品,它们的出生地正是联想武汉基地。
作为联想全球移动制造基地的中枢,武汉基地承载着多种形态的联想移动产品制造:除了联想及旗下摩托罗拉品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电脑之外,这里还生产智能音箱、智能手表、智能耳机等创新智能设备,以及包括5G、哈苏、JBL、投影等即插即用模块。
尽管目前已成为联想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但齐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武汉基地从无到有的过程,可谓跑出“光谷速度”。2012年,联想宣布投资50亿元建设武汉基地,2013年10月首台手机下线,首月手机产量100万台。2015年,基地开始制造联想旗下摩托罗拉品牌手机。今年7月,基地生产出第1亿台智能终端设备。“2018年武汉基地产值达到396亿人民币,至今五年半的时间累计产值达2035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武汉基地为当地带来的贡献远不止于产值。资料显示,武汉基地的产品远销南美、北美、欧洲、亚太、中东、非洲及中国本土在内的60多个国家,它也在改变着湖北这个中部省份原本并不够外向型的经济。
据齐岳介绍,在2014年武汉基地的订单上量之后,其出口额已连续四年位于湖北省内第一。“2018年我们的出口额大约是53亿美元,占湖北省15.5%,武汉市的27.3%。”
同时,由于联想武汉基地规模庞大、销售网络遍及全球,也吸引了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来武汉。曾经并不具备生产手机等电子产品完整产业链的武汉,如今不仅拥有包括奇宏光电、裕同、新宁、海晨等联想合作伙伴落户,还拥有显示屏制造商武汉天马、华星光电等企业。“这比园区或一两家工厂来到该地区更为重要。”齐岳表示。
智造转型机遇
供应链的转移变迁,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性的话题。当前制造供应链布局,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深刻变革。
“我1996年加入摩托罗拉,陆续见证了许多供应链向中国转移的过程。在过去30年内,大量制造产业链均来到中国,形成了中国制造的蓬勃发展。”齐岳指出,“这是一个集团效应,有些是为了更贴近总装厂,减少物流成本、研发费用等,提速产品周期,有些是出于自身人才和制造成本的考虑。”
但近年来,开始有部分企业将工厂转向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区域。下一个10年、20年甚至30年,中国制造将以怎样的面目示人?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是非常重要的。”齐岳直言道,当前国内制造成本不再具有绝对优势,但可以通过各种自动化、数字化和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率的同时,增加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就此,齐岳举了一个例子。在印度生产线上,单个人员成本约合600-700元每月,相较之下,武汉基地单个人员成本超过5000元,“但是我们比印度工厂的综合成本更低,深入分析其原因就是效率与质量。”齐岳坦陈。
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当前中国低端制造业确实存在对外转移的趋势甚至是必要性,但智能制造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就此,联想武汉基地同样也在进行“智造”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场探访联想武汉基地生产线发现,在联想众多生产线上均有监测展板,以供工作人员随时了解产线的现状。在表面贴装工艺(SMT)产线上,每小时可完成23万元器件贴装点,但每条产线只需要4至5个人进行维护。
“我们工厂目前是11000人,但如果不经历智造转型,现在可能需要多使用4000人。”齐岳解释称,如今的园区看板能够监控到全部园区40个点位的温湿度,但过去这些数据只能靠数个人力去手工抄写,“现在坐在办公室就能随时看到每个点位的实际温湿度,这就是进步。”
正如实时监测园区温湿度一般,将流程通用化、管理精细化,是联想武汉基地的“智造经验”。据介绍,目前武汉基地已完成阶段性智能化升级。以一台手机的生产来举例,从物料进场,到贴片焊接、部件检测,再到组装和整机检测,最终包装与交付出场的整个过程里,联想武汉产业基地已经实现了物料可追溯、电路板焊接的自动检测、生产线安全的全自动监控、整机的全自动出厂测试、厂区物料运输的AGV机器人全自动运输。
需要注意的是,联想武汉基地生产线上的系统,完全由联想自研完成。这也就意味着,系统应用在联想工厂,不仅是自身智造升级的过程,同样也是验证与调试的过程,最终能够形成一套标准化能力对外输出。
今年,联想集团成立全新独立运营的数据智能业务部(DIBG),正与武汉产业中心形成合作,将为武汉市内大型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能力。“所以联想在武汉的业务除了传统制造之外,也有新的业务单元。”齐岳指出,“它既能帮助我们内部工厂实现数字化转型,同时也在助力武汉、湖北,甚至服务于湖北之外。”
(编辑:张伟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