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24城港口图谱:宁波舟山港稳居第一,上半年江苏7港口货物吞吐量超亿吨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卢常乐,孙禄翰 上海报道
2019-08-13 18:08

今年上半年,已经公布数据的24个城市累计实现货物吞吐量达到了256623万吨,占全国上半年总量的38.2%。

长三角地区港口群是我国沿海5个港口群中分布最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近年来规模以上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比重不断攀升,发挥着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对外货物物流的门户与枢纽作用。

今年5月,交通运输部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初步研究成果,在提交国家发改委进一步完善修改后,将正式发布。在港口航运方面,长三角地区将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和交通网,强化跨区域、跨方式融合发展。

在此目标愿景下,到底长三角地区内港口群的整体发展状况是怎样的?目前各城市港口之间又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师根据交通部发布的数据,梳理了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港口的货运吞吐量,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上半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港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江苏省内多个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增长迅速。与此同时,地区内的港口群发展涌现出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双龙头”的驱动格局,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快速发展。

江苏7港口货物吞吐量超亿吨

从港口货物吞吐量来看,宁波舟山港为长三角第一大港口,上半年货物吞吐量达到55796万吨,上海港紧随其后,上半年货物吞吐量35985万吨。

上半年长三角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交通运输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长三角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口共有9个,分别是宁波舟山、上海、苏州、镇江、南通、泰州、南京、连云港和江阴,其中江苏省占据了7个,上海和浙江省各1个。

其中,安徽地区本身并无海港,但芜湖、铜陵、马鞍山三大内河港口上半年吞吐量也均在4000万吨以上,全年有望突破亿吨。

上半年长三角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前15(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交通运输部)

从增速上看,共有11个城市货物吞吐量增速达到10%以上。在吞吐量增速前15名中,江苏省占7个,浙江4个,安徽4个。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江苏省才共拥有8个亿吨港口,而今年上半年,苏州、镇江、南通、泰州、南京、连云港、江阴7个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就已经突破了1亿吨,其中镇江港货物吞吐量增长106.3%,增速遥遥领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江苏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良好的港口条件和基础,同时也与港口一体化发展息息相关。

以镇江为例,镇江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十字交汇处,是重要的中转港口。目前,镇江港已经和50多个国家、128个地区的港口建立了货物运输中转业务,成为长江最大的化肥出口港、和非主流铁矿石最大贸易港、长江最大的散集联运中心。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江苏省出台了《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15-2030)》,对镇江港等港口进行了资产重组,并将镇江港定位为宁镇扬组合港散杂货中心,瞄准了省内散杂货业务的“龙头”港口地位,寻求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长江港口一体化中,货物向太仓港集中,再由水路运往上海洋山港的“沪太通”物流模式已经覆盖到泰州、镇江、扬州。

上海、宁波引领长三角港口“桥头堡”

除此之外,从上半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上来看,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两大港口在长三角港口群中也是遥遥领先。从外贸吞吐量上来看,宁波舟山外贸货物吞吐量仍是最大的,共计达到25458万吨,但上海外贸货物占比最高,达到55.5%。

这与上海港的功能定位是国际航运中心紧密相关。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常年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有着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巨大优势。而宁波舟山港不仅是长三角第一大港,也是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更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转港口,能够给长江沿岸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原材料、能源和外贸货物运输服务。

通过两大港口的对比可以发现,上海港的优势在于国际集装箱运输,而宁波舟山港的竞争力在于大宗散货和大型油码头、煤码头、铁矿石码头等专业性码头。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后期长三角港口一体化的过程中,上海港应调整货物结构,将长江流域内贸物资分流给其他港口,充分发挥集装箱运输的优势,强化自身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宁波舟山港大力发展传统物流之外的港口业务,向国际枢纽港继续靠近,与上海形成优势互补的“双巨头”发展模式。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