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到的金饰可能不够纯!周大生等品牌被点名,9批次首饰不合格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8-17 16:41

喜欢金饰的小伙伴们

注意了!

你买的这些品牌的金饰

质量、纯度可能有问题

抽查周大生等黄金品牌发现缺“金”少两

近日,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甘肃省2019年第2批工业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结果通报”,其中抽检了45家经销企业50批次贵金属首饰及制品,9批次不合格,主要是质量偏差、贵金属纯度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周大生、中国黄金、中国珠宝、中国金店等品牌上榜。

9批次饰品被曝不合格 视频来源:北京时间

抽查区域:

兰州、天水、白银、庆阳、平凉、定西、陇南、临夏、武威、张掖等市(州)。

抽查依据

根据《2019年甘肃省贵金属首饰及制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第二批工业产品)及相关产品标准要求。

检验内容:

主要对产品名称、质量偏差、贵金属纯度、颜色、透明度、光泽、放大检查、折射率、双折射率、光性特征、多色性、荧光观察、密度、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光谱分析、摩氏硬度、标识等项目指标进行了检验。

抽查不合格企业名单

内容来源: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

主要是质量偏差贵金属纯度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依法处罚,限期整改

对本次监督抽查产品不合格的生产(经销)企业,甘肃省市场监管局要求各相关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对不合格产品生产(经销)企业依法进行处理,督促企业落实整改,引导企业强化产品质量责任,加强企业质量管控,积极协助企业做好整改工作。请相关市(州)市场监管部门按时将不合格产品生产(经销)企业后处理情况上报省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

企业回应

周大生:已申请进一步复检以查明原因

周大生珠宝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通过邮件回应媒体采访时称,关于崇德商场周大生专柜受检的足金碧玺挂坠经检测出的质量偏差,日前已知悉并高度重视与处理中。周大生称除建立了严格的内部质量管控体系外,亦保证每一件在品牌专柜销售的珠宝首饰均100%经过国家有关权威质量检测机构检验合格。此次抽检产品经查亦系“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并附有相应证签(编号S-CTSE130901)。鉴于此,周大生已申请进一步复检以查明原因。”

中国黄金:官网电话无法接通

当天,记者致电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有限公司的官网电话,一直未能接通。在相关官方网站查阅该公司不合格产品的抽检企业庆阳享昶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也查无该公司信息。

中国金店:一经理态度恶劣爆粗口

对于公司被抽检的产品问题,中国金店有限公司总部的吴经理态度非常恶劣,在电话里爆粗口,之后便挂断了电话。

之后中国金店有限公司总部回应称,对查出不合格批次的民生百货中国金店专柜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合格批次并不是总部以及经销商供货,怀疑是店家私自采购,下一步将请法律顾问发布声明,进行追责。

黄金掺铱,一克多卖300元

对于商家而言,无利不起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自然是被巨大的利润吸引着。

在黄金的世界中,人们一般更倾向于千足金。在官方描述中,千足金是由纯度能达到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黄金,打造出来的。

但一些以千足金之名出售的黄金饰品中,却掺杂着别的东西——铱。

据时代周报日前报道,在我国最大黄金首饰加工批发集散地——深圳市水贝珠宝城,记者看到,很多人在销售金属“铱”。

铱常用于制作笔尖,其密度与黄金非常相似,但价格悬殊,一克黄金价格300元至400元,而铱只有50至90元,巨大差价让部分厂家把铱掺杂到黄金饰品中,卖给消费者。

有内幕人士曾坦承,一公斤黄金中兑个十来克,融化在一起根本不影响黄金颜色。

商家曾做演示,用一块纯度为三个9的黄金,称重后为47.55克,然后里拿出一袋铱粉,取出一小部分,称重为0.97克。融化加工后,原先47.55克的黄金重量变成了48.41克,在加入铱的过程中必定会有所损耗,但仍旧整整重了0.86克。

由此,成本与售价之间的差额却瞬间放大。

这多出来的0.86克,身价倍增。按照当前市场价,千足金饰品价格早已突破400元/克,照此计算,这0.86克几乎等同于344元的利润。然而成本却不到100元。

用几十块钱的成本,轻易换回大约300元的利润。这是商家在金饰质量问题上动起歪脑筋的驱动力。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叶映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