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造人!定制一个自己的微软小冰:有悲喜、有三观、有性格、知好歹……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杨清清,实习生黄嘉敏 北京报道
2019-08-19 08:58

来看看这份制作说明书。

来源:21Tech(News-21)

作者:杨清清,实习生黄嘉敏

编辑:李清宇、刘雪莹

8月15日,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在北京召开年度发布会,正式发布了第七代微软小冰。

相比起第六代微软小冰,第七代小冰在核心技术上得到了升级,拥有了新的核心对话引擎,在部分情况下,小冰能够主导对话的进行,从过去的“交互”到现在的“交流”。

与今日头条、微信AI·小微等第三方平台合作的小冰产品也同日公布,产品形态涵盖社交对话机器人、智能语音助理、人工智能内容创作和生产平台等。

此外,小冰团队还介绍了人工智能创造(AI Creation)的技术突破,基于文本、声音、视觉的多条内容生产线已实现产业化贯通,其中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推出的人工智能纺织服装面料设计产品已上架销售。

不过,此次发布会的“C位”当属Avatar Framework的首个工具包版本,该工具包与微软小冰框架同源,用户可以通过Avatar Framework工具包训练任何AI beings(人工智能存在,与human beings相应),构建自己的智能机器人。

 

“女娲”造“小冰”

在发布会现场,小冰团队发布了面向合作伙伴的Avatar Framework工具包,预计明年春季发布面向个人使用者的版本。

提及Avatar,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阿凡达》这部电影。实际上,avatar原意为虚拟化身的意思。而小冰团队发布的Avatar Framework,是一个拥有完整工具包的通用型AI框架。基于Avatar Framework,用户可以从人格的构建开始,完整地创造出一个人工智能助理虚拟人物或其它类型的机器人。

更通俗地讲,用户可以是女娲,捏自己想要的“小冰”。

据介绍,完整的Avatar Framework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

  • 首先是一个Profile工具,从IQ和EQ两个方面为AI beings定义人格,令AI beings建立起“我是谁”的概念。

  • 其次是为AI beings调整核心对话引擎、计算机语音、计算机视觉等的工具,实现区别于其他问答式语音助手的开放性对话功能、符合人格特点的声线和视觉功能。也就是说,这个AI beings有悲喜、有性格、知冷热、知好歹。

  • 随之的工具系列,能够让AI beings具有三观、知识、技能等,帮助小冰实现与人类更高阶的交流,用户通过这个工具可以设置AI beings对世间万物的三观态度。

  • 最后,让这个Avatar Framework驱动一个3D模型,使得模型的语义和肢体语言与AI beings相互配合。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AI beings就“站”在用户面前了。

经过这四个步骤,一个虚拟的栩栩如生的AI beings就建成了。

微软小冰团队向21Tech在内的媒体表示,Avatar Framework是微软小冰未来商业化的方向。“如果说小冰这样单独的一个应用的价值是1的话,那么这个框架的价值肯定就是1000、10000,甚至是无穷大。”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微软人工智能事业部及微软全球研究院负责人沈向洋这样评价Avatar Framework的价值,“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框架,我们不仅可以种一颗树,而是可以孕育整个森林。”

从树木到森林

除了首次对外公布Avatar Framework工具包之外,七岁的小冰在这一年内还拥有了更多的合作伙伴。

此次发布会上,微软小冰团队公布了和阅文集团更深入的合作。今年1月16日,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宣布了和阅文集团旗下的红袖读书的合作,为小冰建立知识图谱,赋予IP虚拟人物可交互、可创作的“生命”。首批合作的IP人物包括《全职高手》中的叶修等5人。

如今,双方的合作将从《全职高手》这一部小说扩展至100部。通过知识图谱的构建,小冰将把这100部小说的主人公从单调的文字中带到现实世界,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

小冰团队还公布了几个新的第三方合作伙伴,包括微信AI·小微、今日头条APP和日本公信榜。

此外,继去年小冰搭载至小米、华为手机后,小冰团队还宣布了两个新的手机品牌合作方——OPPO和vivo。

在接入智能音箱、智能手机场景后,小冰的全双工语音交互感官还将进入汽车平台。据介绍,目前小冰团队已经通过车载设备及合作者,在一些不同的车型上完成了测试。

目前,激活QQ小冰的QQ群已经超过3000万个,小冰已实现4.5亿用户覆盖(第三方智能硬件设备,不含社交平台),而去年同期,微软小冰的日活跃用户数是1.2亿。

值得一提的是,微软方面表示,微软小冰将坚持与第三方合作,推出第三方产品形态的模式,不会推出自己的第一方产品。

“马化腾说腾讯是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小冰这个第一方产品是把整条命都交给合作伙伴了。”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小冰团队总负责人李笛这样说道。

在他看来,就算企业将第一方做的非常强大,也只能说明单个企业的人工智能产品是明星产品。“比方说像亚马逊,假设他把他的Alexa做的非常强大,做成了AI界的王菲,但它也只是一个歌手。我们希望做的事情是所有的歌手都有我们的部分,当然我们不全部拥有所有的歌手,但所有的歌手都由我们来支援,这是整片森林。”

 

拒绝过早商业化

微软小冰的商业化进程一直备受关注。发布会上小冰团队公开的合作企业达到了21家,覆盖金融、零售、纺织等10个行业,其中不乏万科、中国联通这样的大型企业。

21Tech记者了解到,微软小冰未来的商业模式,遵循整体赋能,输出完整的框架能力,与合作伙伴联合拥有产出物、生产平台与生产力,突破科技领域,构建新的跨界生态的模式。

而与往年一样,在会后的采访环节,诸多问题也抛向了小冰当前的商业化与盈利情况。

限于商业合同和商业机密,小冰团队仅用18个字暗示了目前小冰的盈利状况:数字达成目标,发展超出预期,未来任重道远。

“我们现在遇到的商业客户环境中,一般而言我们的报价都是其他同行的3倍以上,”在具体盈利方面,小冰之父李笛向21Tech记者表示,同时他强调,“由于我们的产品方案完全不同,所以成功率非常高。”

至于商业化期望,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王永东表示,团队对商业化有所期待,但依然不会过早将小冰商业化。“人工智能不能过早、过度商业化,否则会影响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不愿意做杀鸡取卵的事情,不愿意为了短期的利益影响产品的健康发展。”

(编辑:李清宇,刘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