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保护报告:建议政府“一站式”全网管理未成年人打网游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峰,张雅婷 北京报道
2019-08-21 19:00

网络保护已经成为未成年人保护的重点话题。8月20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政策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要重点解决社会高度关注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沉迷问题,对于现有防沉迷措施容易被绕过的问题,报告建议由政府推动建立“一站式”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管理平台,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行为进行统一管理。

此外,色情、网络欺凌信息对未成年人伤害较大。报告建议在刑法中增加专门规定,凡是持有儿童色情信息的行为就可构成犯罪。报告还建议加大对传播不良信息的互联网企业的处罚力度,可以参考国外经验,按照营业额的一定比例设定罚款。

解决防沉迷系统漏洞

2018年12月开始,温州一名12岁小学生,为得到一款网游里心仪已久的游戏装备,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花了父亲卡里的27万余元。2018年11月起,深圳11岁女孩洋洋开始沉迷于网络直播,用与母亲关联的银行卡花了近200万打赏主播,以维持“友谊”。

在今年5月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游戏成瘾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视为精神类疾病。然而,我国目前实行的防沉迷措施比如实名认证、限制使用时间、限制消费等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漏洞。

报告指出,未成年人跨账号、跨厂商和跨上网终端地使用网络,变相绕开单个企业就单款产品采取的“各自为政”的防控措施。

报告建议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防沉迷系统存在的漏洞,比如由政府推动建立“一站式”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管理平台,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行为进行统一管理。

这将能够控制未成年人在全网范围内的上网时长。此外,基于该平台,监护人应能针对不同服务和不同产品,既能设置时长、时段、消费和所能接触的信息内容范围的限制,也能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培养更好的亲子关系。

报告还指出,网瘾治疗没有明确的认定标准且治疗机构良莠不齐,应明确主管部门并加强监管。

无论是打着戒网瘾的旗号,还是标榜“行为训练”,此类机构的运转模式和“教育”方式都大同小异,比如封闭式管理、军事化,乃至暴力体罚。截至目前,国家并未明确对于网瘾治疗机构的专门的管理部门。

报告指出,目前以各类形式存在的网瘾治疗机构达270多家,每年都会发生未成年人在网瘾治疗期间受到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的事件。

(报告发布现场 张雅婷摄影)

报告建议由卫生主管部门指导设立专门的网瘾治疗机构,可以依托现有医院,也可以由政府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发起设立,明确治疗网瘾所需要的资质,制定完善的诊断、治疗流程。

传播不良信息按营业额罚款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报告指出,不良网络信息主要是色情信息和宣扬暴力、血腥和恐怖行为的信息。

2018年3月,江苏省常州市执法人员发现名为“萝莉福利网”和“网站冰恋者基地”的两个网站通过VIP账号充值的方式,贩卖以未成年人为角色的淫秽色情视频、图片,网站会员数量达到3000余人,嫌疑人牟取利益9万余元。

2018年腾讯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络使用与保护调研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有三分之一青少年在网络上遇到过色情信息骚扰。

国外对网站发布、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一般都会设定较高的罚则,比如澳大利亚议会于2019年4月初通过一项法案,要求社交媒体平台及时删除“令人厌恶的暴力内容”,否则可视为触犯刑法,判处违法者3年监禁再加1050万澳元(约合750万美元)或企业年营业额10%的罚款。

报告建议加大对发布、传播不良信息行为的处罚力度,按照网络经营者营业额的一定比例设定罚款,提高违法成本,以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

目前我国并没有对儿童色情信息的管理进行专门规定,报告建议在我国刑法中对儿童色情信息的持有行为进行规定,单独对持有行为定罪量刑。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9年2月发布警告称,全球70.6%的15岁至24岁年轻网民正面临暴力、欺凌和骚扰的威胁。根据盖普索“2018年网络欺凌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1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孩子经历过网络欺凌。

报告指出,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网络欺凌行为的立法。建议结合目前对不良信息的管理,对涉及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的资料采取阻断传输、删除等措施,对实施网络欺凌的行为进行处罚。

我国相关立法正在进行之中。

2018年,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受全国人大委托起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专家建议稿中,专门写了“网络保护”一章。“截至目前在全国人大组织的各种讨论中,这几乎没有争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佟丽华说。

他介绍,今年5月,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还专门就网络保护专章召开了座谈会。另外,国务院正在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并已公开征求过意见。国家网信办正在制定《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已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