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一哥”十年来利润首降 上汽集团全员过“紧日子”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彭苏平 上海报道
2019-08-29 21:04

自主品牌仍是上汽发展的重中之重。

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低迷,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整车制造企业,上汽集团也未能幸免。

8月29日下午,上汽集团公布的2019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汽集团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62.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64亿元,同比下降27.49%。

尽管净利润仍有百亿规模,但这是上汽集团自整体上市后十年来首次利润下滑。

在半年报中,上汽集团坦言,目前的市场形势和经营形势“严峻”,公司已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加以应对,包括发挥板块协同、激活终端需求;全面降本增效,狠抓现金流管理;保持战略定力,加快新四化创新等。

上汽集团表示,报告期内曾开展“以旧换新”奖励活动来提振终端零售,并修订了员工购车实施方案,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进一步挖掘内部需求;此外还压缩了费用预算,全员过“紧日子”。

上半年销量“滑坡”

造成上汽集团业绩下降的首要原因是销量下滑。

数据显示,车市“一哥”今年上半年实现整车销售293.7万辆,同比下降16.6%。其中,乘用车销售253.8万辆,同比下降17.6%,商用车销售39.9万辆,同比下降9.6%。

从销量贡献上看,上汽集团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无一免于下滑。其中,占据销量大头的三个合资公司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均表现乏力,销量分别为91.9万辆、83.4万辆、74.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94%、12.91%、29.1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曾关注过,在整体市场下行带来的激烈竞争中,今年国内半年销量的冠军六年内首次易主,上汽大众以4.3万辆左右的规模不敌一汽大众,屈居第二。 

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单车售价也有所下降。以主营业务收入与整车销量之比粗略衡量,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单车营业收入12.22万元,同比下降3%。

这其中或有产品结构调整的原因,但显而易见的是,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的确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来刺激汽车消费,例如,今年3月,以响应增值税下调为由头,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等纷纷下调了旗下产品的厂商建议零售价。

类似的优惠政策几乎贯穿整个上半年,无论是“以旧换新”还是员工购车,甚至是新车上市,全部都有涉及,再加上国五切换国六这样的清库“特殊期”,上汽今年打折的力度非常大(当然整个行业都是如此),上汽通用旗下的豪华品牌凯迪拉克甚至因为价格一再走低而屡上新闻。

上汽集团在半年报中也表示,今年以来,汽车消费增长乏力,叠加国五车型清库的巨大压力,“引发了价格体系的大幅动荡”。

而面对国内车市的持续深度下行,公司努力稳定销量基盘的同时,也在“加快在新能源、国际经营等领域培育增长的新动能”。

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完成新能源汽车销售8.2万辆,同比增长42%;出口及海外销量达到14.5万辆,同比增长11.5%,整车出口继续排名全国第一。

从新兴业务的角度来讲,表现实属不错,尤其是出口,上汽实现了逆势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汽车出口48.8万辆,同比下降4.7%。

但这仍无法逆转大势。总体看,新增量仍难以抵补销量主力的过快下滑。

此外,在销量、营收下滑的情况下,上汽集团的盈利水平也在降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净利率为5.1%,同比下降了0.9个百分点。总体而言,利息支出增加、销售和研发费用摊薄较少影响较大。

具体来看,营业成本3215.2亿元,下降19%,销售费用274.1亿元,下降6.9%,管理费用95.7亿元,下降24.4%,研发费用60.0亿元,下降9.8%,而利息支出20.4亿元,增长12.5%。

总得来说,这些管理费用降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上汽集团的确在过“紧日子”,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分别降低了756亿元、20亿元、31亿元,就连研发费用也降低了6.5亿元。

自主品牌是重中之重

对上汽集团而言,2019年是“产品大年”,无论是上汽大众、上汽通用还是上汽旗下的自主品牌车企,都制定了相对积极的产品策略。其中,上汽大众计划在今年推出至少6款新车,上汽通用则将有9款左右的新车上市。

而自主品牌仍是上汽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尽管上汽已经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企业,但长期以来被指“靠合资而活”,无论是销量还是利润,自主品牌在集团中所占份额都不高,而且在市场上的地位也并未做到与上汽集团相称;

另一方面,从种种迹象来看,上汽的自主品牌面临的形势或许更为复杂。相比较而言,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这些合资公司的产品力、品牌力更为成熟,基盘也更大,通过推出新品,仍能有很大机会保住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但自主品牌起步更晚、份额更小,也更容易受到宏观环境的冲击。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乘用车销量为31.2万辆,同比下降13.18%;上汽大通受益于商用车和出口,情况稍好,销量6.3万辆,同比下降5.83%;上汽通用五菱(同样包含商用车)销量74.5万辆,同比下降29.19%。

最近,上汽集团的高管进行了新一轮人事变动,原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总经理王晓秋就任上汽集团总裁,原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杨晓东则就任上汽乘用车总经理。从管理层人事任命上来看,上汽进一步提升了自主品牌等板块的地位,并有意为自主板块进一步“赋能”。

除此之外,上汽近期还宣布拟以储架发行的方式申请发行不超过200亿元(含)的公司债券,这是集团十余年来第一次发行债券。在此前举行的临时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新任副总裁、财务总监卫勇曾解释,公司正值“新四化”转型时期,此次发行公司债券,将为业务转型升级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上汽近年来提出的“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新四化战略,很大程度上都率先在乘用车板块落实,例如上汽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首款互联网汽车RX5,便出自自主板块的荣威品牌下,再例如互联网化的“C2B智能定制”,则在上汽大通进行探索。

自主品牌发力升级

实际上,在半年报发布之前,上汽乘用车还在浙江乌镇上市了全新智联网中型SUV荣威RX5 MAX,而上汽大通也为乘用车品牌MAXUS举行了品牌之夜活动。

这背后,是上汽自主品牌向上升级和突出重围的“野心”。

尽管名称接近,但荣威RX5 MAX并非RX5的升级换代版,而是一款全新车型,定位智能座舱。与之前的互联网汽车相比,RX5 MAX主打由“听”到“看”,多维度感知用户。

这款车是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合作的最新成果,也诠释了上汽对汽车行业智能网联化的最新理念,即车联网不是简单地把APP移到车机系统中,而是应该主动识别用户需求,实现顺畅的人车交流。

RX5 MAX以10.68万元的极低起步价上市,希望通过“超高性价比”拿下合资品牌的一部分市场份额。某种程度上,上汽乘用车在借着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东风”,进行自主品牌的升级与“卡位”。

只不过,从品牌向上的角度,现在的时机并不十分理想,荣威的升级,本是主动,却显得被动了。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俞经民表示:“豪华品牌和国内主流合资品牌近年来新车型的价位段都在往下压,众多的自主品牌,包括荣威,是没地方逃的,只有向上迎击。”

另一边,在MAXUS品牌之夜上,上汽大通也宣告了一次品牌战略转转型。上汽大通从商用车切入汽车领域,2015年才开始从商用车企业转型为商乘跨界的综合性车企,进入市场的时间极短,而这次MAXUS品牌正式推出,便是为了提升这个品牌的辨识度。 

上汽大通是首家在乘用车领域大规模推行C2B定制模式的车企,作为“先行者”,上汽大通一方面希望通过它,在自主品牌的激烈竞争中突围,另一方面也希望实践互联网化的运营方式。

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瑞表示,C2B模式让公司与用户的交流更加频繁,让人“感觉不在车企,而是在一家互联网企业”。

“我们的C2B定制模式之路算是走通了,线上客户随便选,线下每辆车都可以准确无误地造出来,同时还能保证正常的供货周期,而且不让客户多掏钱。”不过他也表示,对于大通而言这也只是个开始,他透露,目前上汽大通买车的用户中有40%是通过蜘蛛智选来完成,而他希望,这个比例可以上升到一半。

未来,王瑞计划,将会把蜘蛛智选的台会变得更加开放,比如车辆的每个配置后面都可以写评论,提升消费者黏性,比如增加产品的平台化属性,把多品类的附加服务放在平台上让客户挑选,甚至未来还有可能还会把设计权交给客户。

(编辑:周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