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旗生物开启“销售+研发”双轮驱动 借力区位优势招引人才(含视频)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陈红霞,黄丽梅 武汉报道
2019-08-30 12:28

细分的心电医疗器械领域,中旗蓝图正在抒写。

“中旗可以说是一家土生土长的武汉新时代公司。”近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的“触摸智造——2019中国制造业价值发现之旅”活动中,中旗副总裁任志强向来访的调研团介绍道,“中旗生物创立于2005年,2013年7月入驻光谷生物城医疗器械园。目前员工有400人,2017年销售突破1亿,2018年销售达到1.2亿,今年产值预计能够达到1.6亿。”

中旗生物目前已形成三大主营产品格局,分别是心电产品、超声产品和监护设备。其中,心电产品市场占有率居于国产品牌国内市场前列。对此,中旗生物表示,公司心电产品竞争力较强,力争在2022年之前,将心电产品的市场占率做到国内市场排名第一,全球市场排名前五;超声产品的市场占率做到国内市场排名前三,出口排名前三。

近几年来,随着光谷生物产业的集聚化效应逐渐释放,中旗生物人才短缺的问题也得到逐步改善,在规模不断扩容的同时,开始着手搭建“销售+研发”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中旗生物市场总监陈睿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研发和销售是相辅相成的,研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客户需求需要通过接触市场和用户的销售人员来采集信息并反馈给研发人员,当研发的产品满足了客户需求之后,就能够带动销售业绩的提升,而从中又将更多的销售收入反哺到研发投入中去,因此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销售+研发”双轮驱动

根据中旗生物提供的数据,其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5%投入到研发,如今已经累计获得超过114项产品技术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近两年在人工智能专利方面累计申请专利16个;今年7月,中旗出品的彩超获得美国FDA认证。

心电产品作为中旗生物的拳头产品,在过去的十多年发展中经历了多次升级换代。

2007年,中旗推出国内第一款数字式彩屏心电图机;2016年,推出“中网心电”系统,成为全球首家同时具备“心电图机”和“心电网络开发系统”开发能力的心电品牌;2011年,推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Q系彩超。

2015年,中旗进入智能高端医疗仪器领域,推出IMAC系列心电图机和S系高端彩超。其中,IMAC系列心电图机,在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数据测量的精准性、系统响应的快捷性、外设与网络的连通性、工业设计和人工交互各方面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技术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IMAC系列高端心电图机曾经创下多个全球第一:全球第一款高端18导联心电图机,可以有效提高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准确率;全球第一款平板心电图机,仅1.1公斤,支持12导同步热敏记录,支持WIFI联网。而S系列彩超则搭载了业界顶尖的iStrength高速大规模并行运算平台,采用了独创的SSC智能声速匹配技术和HFC高度保真的载波信号处理技术,显著提高了二维图像质量和彩色血流的灵敏度。

目前,中旗心电最畅销的产品是iMAC12、 IMAC120和儿童心电IMAC1500。

在研发创新的同时,销售渠道的搭建对于公司业绩表现是最重要的一环。中旗生物副总裁任志强表示,“很多专家学者包括政府领导,在给中旗公司企业发展把脉的时候也提出,中旗技术要发展,销售也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上。”

目前,中旗公司的销售已经在国内布局有10多年,在国内主要的省会城市建立了办事处。采用代理模式进行销售,目前公司共有近200号销售人员,遍布国内70个城市为全国各地的用户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时至今日,中旗产品已服务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5万家医疗用户。中旗计划在2022年之前,在国内建设5个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办事处、培养100个国内核心销售骨干、培养100家国内核心渠道代理商、开发500家国内三甲医院用户;在国际上开发5个年销售额超过100万美金的国家和地区、开发50个销售额超过20万美金的国家和地区、培养50个国际核心销售骨干、培养50家国际核心渠道代理商。

据陈睿介绍,研发和销售是中旗公司的两大头,从人员占比上来看,销售人员占据30%-40%,研发人员占据30%左右,两者加起来构成了公司员工的主要人员构成。

区位优势助力人才招引

今年,中旗生物参加由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首届心电人工智能大赛”,从545支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在23支进入决赛的队伍里,中旗占据2席。

事实上,心电人工智能也是中旗未来的布局重点之一,“心电人工智能,就是要实现心电检测的简洁、快速,实现诊断依靠人工智能算法,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任志强介绍道,“互联网+智能终端设备+远程医疗服务+人工智能算法”正在中旗未来的产品技术发展规划之列。

但人才引进难却是中旗公司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任志强表示,“现阶段人才竞争非常激烈,去年我们公司在某高校相中了五个人工智能专业的硕士,跟踪一年多后,五个都选择到小米这样的大平台公司了。”

当下是人工智能的风口,但是人才培养却还在起步阶段。“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研究生才刚招了一两届,本科生基本都还没毕业,所以我们想找对口的人才都找不到。”任志强说。

人才有限是一方面,竞争残酷则是另一大难题。陈睿表示:“目前公司在人工智能的人才招引上,确实存在短板,但也是行业共性。在人工智能较火爆的时期,一些开设有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尤其是985、211高校,像华为、阿里这样的巨头公司一般在学生还没毕业的时候就把整个班签走了。”

由此引发了人才招引方面的两极分化格局。这种局面下,中旗也开始挖掘不同渠道招引人才。近两年,中旗开始从高校学术培养的口子切入。例如在研究生阶段,中旗积极与高校进行产学研的合作,通过合作一些人工智能的项目,介入对对口专业研究生的影响,希望以此吸引到对口人才。

除此之外,背靠光谷生物城的中旗也能享受到一定的区位优势。近三年,光谷生物城在医疗器械领域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发展。由此,带来了一大优势——产业的影响力。

对此,任志强解释道:“以前我们去附近高校招生,学生们都不知道医疗器械是什么,也不知道中旗是干什么的。现在,尤其像联影这样的大公司进驻光谷生物城以后,他们也去高校招揽人才,从而带动了医疗器械的知名度,借着这个影响力,我们到高校招揽人才也更容易一些。”

(拍摄 彭冲,剪辑 英旭,实习生 吴易烜)

(作者:陈红霞,黄丽梅 编辑:许望)

陈红霞

华中区域记者

关注华中省份产业、区域经济、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等动态。邮箱:chenhx@21jingji.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