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指纹商用放量助推业绩突进,汇顶2019上半年净利大增8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骆轶琪 深圳报道
2019-08-31 13:24

面向5G时代,公司正加速超薄指纹产品的量产以及物联网生态布局。

随着屏下光学指纹技术大规模普及,在该领域深耕的IC设计厂商也实现了业绩爆发。

8月29日晚间,汇顶科技(603160.SH)发布2019半年度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7亿元,同比增长107.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7亿元,同比上升806.05%。由此带来61.72%的较高毛利率水平,17.82亿元的毛利总额同比增速为223.64%。截至30日收盘,汇顶科技报收197.01元/股,总市值已达898亿。

在30日举行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汇顶科技CEO张帆表示,上半年业绩基本达到预期,但公司更关注长期战略。“芯片设计的产品周期非常长,我们在规划工作时会用更长期的目标管理工作。我们上半年的销售收入不到30亿元人民币,这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从长期角度来看,公司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在回答现场提问时,张帆介绍道,屏下光学指纹技术是目前看到指纹识别技术里相对复杂的一种,它需要图像传感器的设计、光学系统的设计及算法,是一项综合能力的竞争。汇顶是该领域中唯一一家拥有这三大领域核心技术能力的公司。

他认为,目前公司的产品还不算特别多,未来还有增长点。“随着5G手机、折叠屏手机及未来IoT市场不断涌现出新的需求,我们目前的技术以及正在开发的新技术都有广阔应用空间。同时,我们现在获得了世界一流的音频技术,也会给未来的产品组合提供更多样化的可能。”

屏下指纹技术商用爆发

根据财报披露,汇顶科技此次业绩爆发背后的一大推手正是屏下光学指纹技术。“上半年营业收入主要以指纹产品为主,随着手机市场屏下指纹的商用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公司业绩的最大动力。得益于光学产品对盈利贡献的进一步推进,使毛利率更进一步增长。”

此前张帆多次表态,目前屏下光学指纹技术仍有进一步优化体验的空间。而近日vivo旗下子品牌iQOO发布的首款5G手机中,采用了该公司提供的屏下光学技术进行了应用面积的升级。

在提问环节,张帆对这项技术的未来发展路径进行了阐述。“汇顶已经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大面积屏下光学指纹方案,但技术都有成本和代价,大面积方案一定会带来更高的成本,(大面积)这项技术会不会成为趋势,要从市场角度和客户需求看,最终由消费者和手机厂商决定。”

据介绍,公司的屏下光学指纹技术方案主要在进行两项工作,其一是超薄指纹产品,这是应5G手机的应用诉求而生;其二是用于LCD屏幕的光学指纹产品。

张帆表示,由于5G手机需要容纳更大容量的电池、设计更复杂的天线,留给指纹识别或其他部件的空间会更小;此外,手机内结构发生变化,意味着对天线设计、屏下指纹提出了抗干扰性的诉求。指纹识别模组做得更薄、更小是趋势也是必然要求。“我们有信心在今年下半年将这款产品实现规模量产。从长期趋势看,我也相信超薄屏下光学指纹方案会成为未来市场应用的主流。”

关于目前的屏下光学指纹产品性能表现,张帆认为,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可以说达到了电容指纹识别相同的水准。应用于LCD屏幕的屏下指纹产品料也将能在今年内实现量产。

根据公司预计,屏下光学指纹产品下半年总体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来看,同比已实现跳跃式成长,下半年环比将有新的持续增长空间。

此前,与屏下光学指纹识别一同出现的还有超声波指纹识别、3D面部识别等技术,公司也曾表态对相关领域有所探索。

为此张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其他生物识别方式公司也在开展工作。但目前,手机端最佳的生物识别方式依然是指纹,尤其是对全面屏手机而言。“从成本、性能综合来看,指纹还是目前最被广泛应用的生物识别方式。至于今后其他方式,我们也在积极研究,会在适当的时候推出相应方案。但任何一项技术能否形成相应的价值,最终要客户来选择。我们的工作是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仍旧保持了较高增速。2019年上半年,汇顶科技研发支出为4.58亿元,同比增加37.42%,研发开支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5.86%。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今年上半年汇顶在研发的投入占营收比重并不如去年同期,张帆也坦承,“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对这个数字不是特别满意,还应该以更大力度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中。所以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甚至更长期,我们在研发投入上的强度可能会远远超过10%。”

物联网加速布局

与正在加速商用的5G技术一同成为热门领域的还有物联网。去年以来,汇顶已面向智能门锁等领域推出匹配的指纹识别产品。物联网正作为公司的另一条业务路线。

8月16日,汇顶科技公告称,拟通过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恩智浦旗下语音及音频应用解决方案业务VAS(Voice And Audio Solutions),交易价格为1.65亿美元。

招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本次并购将助力汇顶科技拓宽自身技术领域及产品市场,打造消费电子平台型芯片公司,同时布局语音识别、触觉驱动等交互入口。

这项交易因此成为交流会中普遍关注的焦点。张帆介绍道,关于该项收购,目前公司签署了资产购买协议, 接下来是向相关监管部门寻求批准,并与对方进行下一阶段整合工作的协商和安排,预计未来两个季度可以完成该项并购,开始运营。

“我们收购VAS的资产包括一系列软件、硬件以及芯片IP,以及研发、支持人员等。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获得该产品线200多项专利技术。”他续称,当初在考虑收购恩智浦该业务线时,公司最看重的并不是短期财务指标。NXP的业务在欧洲、亚洲都有非常优秀的音频团队,其团队能力以及对未来的创新性在行业都处于非常领先的地位,这是重要原因。

此外,NXP具备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等领域。“我们从本质上相信,语音是人和机器交流最自然的方式,后续我们对待业务的方向也会沿着这个大趋势往下延伸。”举例来说,现在的年轻终端使用者,更倾向于用语音输入代替手动打字,VAS的加入能够帮客户打造有很强语音能力的智能产品,包括手机、平板等便携式设备。

据介绍,在收购VAS业务后,汇顶在手机市场方面,将为手机客户提供更丰富全面的产品组合,涉及产品有智能音频放大器、智能触觉回馈产品、回声消除、降噪等;智能穿戴和IoT领域,该方案可应用于智能家居、可穿戴、可听产品等。“这能够给物联网和手机进入下一个语音时代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张帆表示,中国目前还没有平台型综合性IC设计公司,汇顶希望通过努力成为一家能够为客户提供综合性能力的芯片设计公司。平台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公司对IoT产品的规划是愿意用10年的努力慢慢建设一个有综合竞争力的平台,耐心地持续投入。

招商证券认为,过去数年间,汇顶科技是一家典型的爆款放量驱动型公司,业绩及股价表现均有明显的周期性。公司正积极推进平台化战略,通过不断扩张新市场新产品,平滑单一品类对公司业绩波动的影响,并为客户提供应用覆盖面更广的领先技术、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本次收购将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新业务将和公司原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因此关于物联网业务在未来对公司业绩贡献的规划,张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物联网产品的特征是成长速度较慢,产品种类较多,公司有耐心慢慢让这些产品逐渐成熟和发展。

目前生物识别传感器的产品已经进入量产,低功耗蓝牙芯片在今年下半年也会进入量产,包括NB-IoT产品,可穿戴设备上的检测传感器芯片、MCU芯片,随着研发工作不断推进,会有更多产品逐渐在今年、明年进入量产。

“今年是公司新产品投入量产最多的一年,这只是一个开始,汇顶科技准备用10年时间把这套产品线做起来,并不急于树立短期财务目标,现在是打基础的阶段,要建立好生态系统,包括建设好开发者社区,为今后长期持续发展打下好的基础。”张帆如此指出。

(编辑: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