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情”实锤了:你们的身体里竟然有超过70000片微塑料
要远离塑料生活恐怕连自己也要扔掉。
最近刘玉玲导演跟主演的《致命女人》大火,她在里面气场全开slay全场,老公出柜式出轨,闺蜜撞见之后却隐瞒了她一两年,她最终发现又报复式出轨了闺蜜的儿子,完美演绎了什么叫真•塑料姐妹花。当然如果你据此以为塑料情只存在于闺蜜之间,那必须严肃澄清一下,那是绝对的偏见,现代社会有什么东西不塑料么?
日本NHK一记者试图挑战无塑料生活,结果刚开始就差点崩溃,因为移走家里的塑料制品之后,家里连牙膏牙刷眼镜电灯都不剩,差点以为是串场了“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即便这样他的挑战也是不彻底的,因为加拿大的研究人员最近发布的一项研究指出,每个人体内都至少存在70000颗粒微塑料,要远离塑料生活恐怕连自己也要扔掉。
加拿大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美国人的膳食构成,以及呼吸的空气,回顾了26份过往研究报告,创建的一个基于美国膳食数据的微塑料摄入报告。然后据此测算出每人每年摄入的微塑料在74000颗粒至121000颗粒之间,摄入量随着年龄和性别不同而有差异。
早前奥地利的研究人员已经在人类粪便中发现塑料小碎片,研究涉及了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包括意大利、日本、波兰、荷兰、俄罗斯、英国、芬兰和奥地利,无一例外含有塑料。
研究人员也记录了他们的饮食,发现他们喝的水是用塑料瓶装的,吃的食物也是塑料纸包裹的。微塑料可能会把有毒化学物质和病原体带入人体内,也可能削弱消化道的免疫反应,甚至可能释放有毒物质诱发癌症。如果这些微塑料进入血液循环、肺部细胞、大脑组织,又会产生什么后果?这些都是亟待解答的问题。
去年世卫组织宣布说将着手调查塑料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去年华盛顿的一个记者组织对全球范围内的11个品牌250瓶塑料瓶装矿泉水做调查,结果却发现超过90%的矿泉水里都有微塑料。
今年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塑料瓶装水里的微塑料含量是自来水的20倍,瓶装水里的微塑料平均为每升90颗粒,意味着按照成年男性每天的饮水量,一天喝进去的微塑料就有349颗粒。而如果只喝自来水里,一天喝到的微塑料只有16颗粒。吓得我手里的矿泉水瓶都掉了,本来花高价买瓶装水就是为了水质更好更健康,没想到反而跳进了另一个坑里。
而且,千万别以为不喝塑料瓶饮料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喝水摄入的微塑料只是冰山一角。研究人员还指出,70000颗粒这个数字仅仅是保守估计,因为他们在统计食物的时候只包括鱼类、贝类、糖、盐、酒精、自来水和瓶装水,这些食物在美国人摄入的卡路里总量里仅占14%, 也就是说人体内实际的微塑料含量会更多。
如果人们还以为塑料污染只是垃圾分类时让人头大的奶茶杯盖,城市周边越来越多的垃圾填埋场,抑或是海滩上堆积的塑料袋,还有登山者丢弃在喜马拉雅的物品,那未免太盲目乐观了。
即便是那些人类从未踏足的角落,其实也已经被塑料污染了。科学家们在地球海洋里已知的最深的六个地方都发现了塑料,从数千米的秘鲁智利海沟到上万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无一幸免。
科学家们从这些海洋深处捞起了90种生物, 发现70%的消化道里都有塑料残留。很多深海物种此前人类甚至都不了解,现在却了解到他们吃下了人类产生的塑料垃圾,多么痛的领悟……
科研人员通过对生物体内塑料成分对分析发现,这些微塑料大多还不是来自于塑料袋,而是来自于衣服上的化纤成分。即便是最寻常的衣服清洗过程,也会掉落塑料碎片,流入下水道,最终经过江河入海。深海污染是很难被清理的,河流污染可能会被冲刷干净,海岸线污染可能会被潮汐稀释,但进入海底的污染物可能就留在那里了,之后一直在那里。
而随着人类捕捞水产进食海鲜,那些塑料污染又重新进入人类的身体,尽管现在尚未明确其危害,但也许进入人体内的塑料是最难消除的污染。除了海洋污染,微塑料也随着雨雪降落到了诸如南极等的陆地上的偏远地区。
塑料已经渗透进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普通人要想避开塑料这个坑还真的不容易。也许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停止生产塑料制品。
在过去的20年塑料产量猛增,世界上大概有一半的塑料都是2000年以后生产出来的。自然环境本身不会产生塑料,而且塑料的分解非常缓慢。2015年,超过200位科学家在一份禁止大部分塑料化学物质使用的倡议书上签了名,随着近几年各项研究的发现,公众开始理解专家倡议的迫切性。
在塑料污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之前,普通公众能做的,大概就是用更环保的材料制成的日用品替代塑料制品了吧。毕竟,假如你用的每一个塑料制品,最后都可能回到你的身体里,想想都够可怕的。还是那句,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来源:南都周刊
(编辑:叶映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