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吉林交投MTN001”发布“真永续”公告 票面利率将跳升至约8%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黄斌 北京报道
2019-09-10 17:33

9月9日,永续债“16吉林交投MTN001”的发行人吉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吉林交投”)发布利率重置公告称:结合吉林交投生产经营情况及资金安排,吉林交投计划在9月28日(即本期债券第3个付息日)不行使赎回权,并按照《募集说明书》相关约定重置该笔债券在第4个计息年度至第6个计息年度的票面利率。

这意味着,如无意外,此前备受市场关注的首只变身“真永续”的城投债将在9月28日利率重置后,亦“利率跳升+延期3年”的形式正式现身。

“16吉林交投MTN001”发行于2016年9月28日,规模15亿元,主承销商为浦发银行;债券始发票面利率为4.64%,期限结构为3+N,票面利率跳升幅度约定为:3年期国债利率+初始利差+300BP。

据利率重置公告,新的利率计算规则为:9月28日前5个工作日3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初始利差2.22%+300bp。

9月9日的3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2.75%,若近期该期限国债收益率波动不大,以2.75%作为基准计算,跳升后的利率约为8%(2.75%+2.22%+3%)。

早在8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即已收到投资者提供的线索,并对“16吉林交投MTN001”是否会成为“真永续”事宜展开采访。彼时,吉林交投副总经理王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掌握的情况是,目前为止,没有(变成真永续)这个可能,我们在全力以赴兑付。”

但事情的走向并非如此。据募集说明书,若发行人选择赎回永续债,需要提前至少30个工作日发布赎回公告;不过,在8月19日这一最后时点,吉林交投并未发布赎回公告,彼时,市场已普遍认为该债券将变身“真永续”。(详见21世纪经济报道8月20日发表的《赎回公告日不见赎回公告 十五亿“16吉林交投MTN001”疑云》)

需要说明的是,发行人这一做法并未违反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因此谈不上“违约”;不过,吉林交投此举打破了境内债市“永续债赎回日就是到期日”的惯例。实际上,市场上也并非没有出现过永续债“弄假成真”的情形,不过在数量上少之又少。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市场永续债的债券数量共发行1217只,发行规模17860.66亿元。其中,执行本金到期递延的债券仅16只,总规模为171亿元,占比不足1%。

据业内人士分类,变身“真永续”债券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发行人自身财务、信用状况良好,抗风险能力强,投资者与发行人约定,仅对票面利率进行修改而不做利率跳升;另一类则是发行人由于无力兑付本息,被迫承担更高融资成本而执行“真永续”。

吉林交投的情形属于后者。

审计报告显示,2014~2016年吉林交投获得的政府补助资金分别为14.17亿元、11.47亿元、14.37亿元,但在2017年之后,吉林交投获得的政府补贴资金大幅减少,除债务置换资金以外,2017年没有政府补助资金到位,导致当期吉林交投净利润为-18.2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亏损额度达到公司2017年末净资产的17.33%;2018年政府补助资金仅20万元,该年吉林交投净利润为-23.55亿元,亏损额度达到公司2018年末净资产的30.42%,亏损程度进一步扩大。 

(编辑: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