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电脑不能活!大学新生消费“大头”为购买电脑,更偏爱“网购”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陈洁,实习生陈洁 广州报道
2019-09-10 13:10

9月,大学新生入学季,同时也是大采购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入学之后,大学新生们将花费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来为自己添置物品。

其中,电脑成为必买物品,占据大学新生消费的“大头”。另外,大学新生们普遍喜欢网购,对性能和性价比的要求偏高。

开支最多:买电脑

黄靖(化名)是韶关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这个月一开学,他就花费了8000多元为自己添置物件。“花费真是不少,我买了电脑,换了手机,也购买了一部分专业相关的书,以及一些生活类用品。”

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到,作为一个大学生,他觉得怎么也得有台电脑,因为大学做作业之类的都要用到电脑。手机在高中也用了三年了,也是时候换了。“另外我知道我有些同学还会买平板电脑,方便自己更好地做笔记,他们就会消费更多。”

他列了一个收支表,显示开学之后,支出最多的还是电子产品,手机、电脑之类的,这些大概占了80%。其他的,比如衣服、洗漱等生活用品占开支的大概20%。

陈丽丽(化名)也是一名大学新生,她感慨说,新生要买的东西太多了。“以前高中的时候都是穿校服,要上大学了,首先想到的就是给自己换些新衣服。虽然不是第一次住宿,但是床单、席子、蚊帐这些床上用品也都得换新的。还有一些日常用品,像台灯、沐浴露、洗发水等等。当然还有一些学习用品,像电脑、笔记本、笔这些学习工具。”

她的总开销在6500元左右,其中,买电脑的支出是最多的,占70%左右。剩下的衣服大概占支出的15%,其他的占15%左右。

戚思维(化名)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大一新生,购买电脑,也是她的主流花费。“我总共花了6000多元吧,买电脑,买化妆品,买衣服,床单、被子,还有其他的一些日常用品。还有要准备一些常用的药物。”

性价比与网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大学新生对网购的偏好,已经明显超出线下购买的渠道。

 黄靖表示,他更喜欢网购,网购买东西方便,选择也更多一点。在线下门店购买的话,需要慢慢找,感觉没那么方便。戚思维表示,她更多东西还是在网上买。

陈丽丽也表示,网购更方便。“现在刚好是夏天,天气太热了,出街买完东西之后还要自己提回家,太累人了。网购就挺好,不用大夏天出门,买完东西也不用自己提回家。而且本身我要买的东西也很多,网上买还可以一次搞定,如果到门店买,还要去不同的店面才能买齐我要的东西。”

同时,网购还能满足他们另外一个需求:性价比。由于大学生尚无收入,多位学生在采访中明确偏爱表示对“性价比”的看中。

“网购更便宜。”黄靖说,“我买东西也比较看重性能,比较在乎体验感。如果两个商品比较,我会选性能更好的那个,即使贵一点也没关系,当然这个价格也还是得在我能接受的范围内,毕竟是学生党。”

而为了方便,很多人也会使用“花呗”、“白条”这类先消费后还贷的产品。

“我会用到花呗,也不是因为当时没有钱,然后先使未来钱。只是因为我之前开通了花呗之后就是自动优先使用花呗付款的,反正它每月也会提醒还款,我也懒得去关了。”陈丽丽表示。

不过,也有人对这类产品心存警惕。比如,黄靖明确的表示他不会用,因为觉得会“上瘾”。“我可不想像知乎上说的,有一些大学生、甚至已经出来工作的人,表面上看上去过得很好,但其实一直都负债累累。”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