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旭:文化科技融合驱动的文商旅规划创新与产业实践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南方文旅
2019-09-10 09:46

8月31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办,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承办,东莞信托、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协办的2019广东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在广州保利洲际酒店举行。

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主席、利亚德集团执行总裁、励丰文化董事总经理代旭出席本次活动,并在下午文旅融合专场做“文化科技融合驱动的文商旅规划创新与产业实践”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结合30年从事相关领域的经验,把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过程的问题和实践,跟大家做一个探讨和报告。

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广播电视总局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一个是手段,一个是供给侧的问题,一个是需求侧的问题。这两个文件的出台,我们的理解是解决三台发动机的联动问题。在经济发展中,从投资的角度和对房子的依赖度来说,这个大逻辑在很多文旅项目中很难成为一个标准化的方案,要解决消费端的运营现金流的问题,需要产生足够的正向现金流,跟投资之间算帐。我们做的可持续是真正接地气的项目,否则文化和旅游实际上还是在做地产。

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由粗放的大项目投资拉动房地产土地平衡向市场需求精准定位有效投资贡献可持续税收增量的发展模式转变,文化旅游的重大项目应高度关注经营现金流对运营成本及融资财务费用的支撑能力。不管投什么资,都要算两笔帐,经营性现金流和运营成本财务费用。既要解决空间问题,还要解决业态问题。

文化科技怎么理解,我理解的是文化要落到创意、IP、价值,科技的创新。文化跟科技怎么融?文化不是点子大王、创意大师,实际上是跨界创新。怎么样做科学的创意管理,创意管理是管理的过程,当你不知道这个过程的时候,你就算到处拜名师也没有用。在文旅科技融合里面,不是靠大的发明专利,是靠应用技术创新。要贴近应用需求,洞穿需求,贴近需求做基层创新,把现有的成熟科技变成超级引爆业态。“又见平遥”项目自2013年2月18日公演以来,累计演出2100多场,五年实现票房收入近4亿元,依然在网络、微博上保持好评如潮,被网友称为“不用穿越就可以触摸到的真实历史”,为提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一次成功的实践经验。我们做项目,先解决文化定位,再解决体验场景,最后再建这个建筑。励丰成为“又见平遥”制作总承包,牵头组织了建筑设计、空间设计、场景布置、声光电、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我们认为新的需求导向,以前是概念规划,做的很虚,深化设计落地,从工程上落地,基本上讲不清楚你怎么赚钱,然后在建设的过程中,就慢慢知道怎么赚钱。基本上这种是直线性管理思维,这个做产业项目万万不可。要怎么做呢,重新算运营前置,靠什么业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哪些是自营?哪些是联营?哪些是招商?把业态的结构和生态关系梳理明白。政府往往不愿意在这方面花钱,很多地产商和民营机构不愿意给时间、钱。有些人做概念方案1个亿,有些人概念方案80万,市场差别这么大。我们有一些传统观念,不太愿意在谋划项目上下工夫,然后到了工程设计和实施,这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怎么破解这个问题,通常干规划设计的叫“四态合一”,文态+业态+形态+生态,我们搞项目的人有一个另外的提法,策划+规划+设计+运营一体化。

怎么样实现跨界协同融合创新,要想把握四合一,要5个领域,15个专家,每一个领域都要打造专家技术。我们做产业,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同时拥有这么多岗位的,造成了不管多大的龙头企业、平台企业,在谋划项目的时候,都需要整合资源,都需要重置。破解一个项目商业模式优化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不知道怎么找齐这些人才,或者找齐了大家名利分不清楚,就不能合力。我们明确这个目标以后,我们在广州建立一个基地,从商业模式研发,从人才培训,从多媒体数字的体验,到我们的创意车间,来解决怎么样把创意生产大幅度提高这个问题。2012年运营到2018年,我们接待几百批全国各地的代表团队,首要到全国各地,5年时间跑了120个城市和景区,帮助他们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融合的问题或者是招商引资。后来我们调研发现这个地方的资源怎么样,是否可以投资。

在今天的时点上,我们有6个问题:

一、政府平台主导

    1、基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规模化的愿景规划及开发模式难以融资并招商落地。规划规划墙上挂挂,没有模式。

    2、以房地产收益平衡投资的模式难以成为共性的解决方案。这个模式在很多地方都不能成为一个共性的东西,今天上午广东省的很多地级市发布自己的资源,这些资源用地产平衡很难搞,因为那些城市的地产供需关系没有办法做,还是要回归到把主业做明白。

    3、有特色空间没有特色业态,有资产没现金流。里面的内容不行,所以有面子没里子。

二、设计资本主导

    1、都市的主题公园与景区的两票经济加地产反哺,供给侧的产品与模式创新亟待升级。

    2、招商引资“金主”因缺乏经验导致规划前期“学费”高昂,项目推进信心难以建立。

    3、规划模式与投融资能力不匹配,占有了土地资源,却培育不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

这个是行业的问题,文化旅游产业的共性问题。区域和城市的文化积淀很丰厚,不缺文化,主要是文化体验方式和文化消费业态落后,我们叫有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好的项目载体,有招商引资项目却融不到资、落不了地,有产业投资却找不到优质的项目,到项目层面上找不到优质的项目。所以这个行业最大的痛点是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优质项目。我们这个产业破题,这个是牛鼻子,如果这个不破,钱还是钱,地还是地,资源还是资源。

基于这样的洞察,2014年,在中宣部改革办、科技部高新司、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等五部委的联合推动下,利亚德集团发起成立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承担国家《面向文化旅游新兴消费产业集群的商业模式创新》课题,用文商旅融合创新的解决方案破解了文化旅游商业多元融合产业化升级的共性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来要搞跨界联盟,在谋划这个项目的时候,这个专业需求跨界太高了,我们提出来这样的结构,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产业咨询+战略规划、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研发支撑+科技服务、投融资+运营服务。

我们研究了需求和供给,首先你的文旅项目,服务需求:产城人打通的创新规划(产业、空间、区域)、重大项目策划(文旅融合的标杆项目)、投融资需求,建设期的项目管理需求,建成后的运营管理需求。服务供给:整合创意与精细规划、创意策划与概念设计、政府产业平台与专业社会资本合作。以前是谁出钱谁项目管理、谁建设谁运营管理。现在换成专业化的IPC+LOT。我们联盟成立以后,围绕这3个方向进行了项目实践,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景区提升和产业升级,文化兴城与产融联动。

体验经济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顾客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体验经济是以服务作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来使顾客融入其中的社会演进阶段。由于服务经济也在逐步商业化,人们的个性化消费欲望难以得到彻底的满足,人们开始把注意力和金钱的支出方向转移到能够为其提供价值的经济形态,那就是体验经济。

我们经过5年时间总结的方法论,人流转换现金流,怎么解决消费场景和故事的融合,怎么样使业态空间融合、交易结构怎么做,最终怎么解决政府该干什么,市场干什么,政府在文旅上怎么为,市场怎么做等等。我们提出完整的方法论。

我们项目的具体模式分城市型,景区型。城市型的解决方案: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城市公共空间活化、城中村改造、老工厂利用、新区开发新城建设。景区型的解决方案:文旅演艺、展演融合4.0、文旅特色古城、未来网红景区、文旅产业小镇。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