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00亿到不足10亿!*ST印纪面值退市“倒计时” 影视题材炒作大破灭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贺泓源 北京报道
2019-09-12 14:27

股债双杀背后,是印纪混乱的财务基本面。

风停之后,跌落是猪的必然宿命。

9月11日,*ST印纪(002143.SZ)延续“一字跌停”,报收每股0.55元。巅峰时期,印纪传媒市值一度超过400亿元,而最新市值不足10亿元。8月15日以来,*ST印纪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触及“面值退市”红线。

当日晚间,*ST印纪公告,公司股票将于9月12日起停牌,深交所将自公司股票停牌起十五个交易日内作出公司股票是否终止上市的决定。从过往几家公司的情况看,*ST印纪退市几乎已成定局。8月27日,雏鹰退进入退市整理期。随着*ST印纪触及退市红线,A股第四只“面值退市”股票大概率将诞生。

从风口跌落,*ST印纪仅仅用了5年时间。*ST印纪前身系四川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肖文革,2014年印纪借壳“高金食品”完成上市。半年报显示,肖文革直接持有印纪44.04%的股权,通过第二大股东北京印纪华城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 12.38%。 公司于 2017 年 9 月发行1年期私募公司债4亿元,首次评级结果为 AA,评级机构为上海新世纪。2018 年 7 月 26 日,信用等级下调为 AA- ,7 月 31 日,信用等级下调为 A,8 月 15 日,信用等级下调为 BB,2018 年 9 月 5 日 下调为 CCC,违约后进一步下调至 C。2016 年之前,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持续担任公司的年报审计工作多年,2017 年起,公司改聘江苏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机构。 去年9月,印纪公告短期融资券“17 印纪娱乐 CP001”未能按期兑付 。

股债双杀背后,是印纪混乱的财务基本面。*ST印纪收购高金食品时,公司与高金食品签订了《利润补偿协议》这一对赌协议,承诺在 2014-2016 年印记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4.30 亿元、5.58 亿元、7.19 亿元。事实上,印纪每年以超额 1%“擦线”完成指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5 亿元、5.05 亿元、6.76 亿元,均未实现承诺业绩。期满后,2017 年,印纪归母净利润指标同比增速下降至 7%,对比前三年度每年 30%左右的增速显著下滑;2018 年业绩变脸,归母净利润-17.86 亿元,同比-332.25%,而截至债务违约前,归母净利润同比-91.89%。在对深交所 2017 年报问询函的回复中,公司选择了华策影视、欢瑞世纪作为可比公司,以佐证其业绩运行在合理区间,而 2017 年这两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同比增长32.6%、59.23%。巨大的反差,使得市场不得不怀疑印纪财务造假,进一步压低股价。

2017年底,印纪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为46.48%,同比增长43.9%,资金占用规模庞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匮乏,加之作品发行推迟导致收入继续走低,流动性风险加剧。 2014-2016 年,公司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稳定在 1%-3.5%附近,2017 年该指标增至7.5%,2018 年计提比例更是达到了 52.41%,新增坏账准备金额 9.76 亿元,归母净利润受到严重影响。从账龄结构看,截至 2018 年底,账龄在3年以上的余额为 0.82 亿元(对应 2015 年及以前赊销),2-3 年的余额为 4.06 亿元(对应 2016 年的赊销),合计占当期余额约 50%。2014-2016 年,在承诺的盈利压力下,印纪确认的收入及净利润一路走高,应收账款随之扩大。然而,17-18年又大幅度计提减值准备。这印证了前期确认的大额应收款仅仅是为了达到盈利目标而虚增的,实际上公司并不具备支撑起这样高水平收入的生产能力,而计提减值准备也不过是冲销由造假多计的部分。“一加一减”之间,保证了承诺期利润勉强达标,却将损失转移到了后续年度承担。此外,2014-2018 年每一年均未有款项收回记录,资金回笼停滞,叠加实际控制人质押的 44.04% 股权面临强制平仓风险继而被全部冻结,偿债压力不断提升,流动性风险持续恶化,最终导致违约。 

波动的印纪,与影视行业特性不无关联。华创证券研报认为,作为轻资产运营的传媒行业,印纪存货为影视剧作品, 其价值及跌价准备的确定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会计准则规定,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企业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17-2018 年,公司存货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库存商品价值占比提升,同时部分影视剧作品上映时间无限期推后, 也就是说,是否能够成功发行存在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一旦发行失败,那么预期售价为零,可变现净值将为负数,然而,印纪并没有对减值风险作出评估和披露,也没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一方面可以借此虚增账面资产总额,另一 方面,避免了资产减值损失造成的利润侵蚀。印纪娱乐通过存货造假来维持资产规模,虚增利润,造成盈利相对稳定的假象。

事实上,在前几年风口期,大量资本正是利用影视行业“强主观性”,大量炒作类似题材。“确实是因为资本市场认,才做影视行业。”有电影上市公司中层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承。

现下,逐利而居的资本开始品尝代价。“因为高估值、高盈利做影视,现在发现这一行业并不好做,且产业链不够长,现在资本也退潮了。难。”前述上市公司中层道。

据天风证券研报,剔除2017年上半年无同期可比数据的新股以及重组的股票:如拉卡拉、360、芒果超媒,选取111家公司作为样本,今年上半年,传媒板块总营收同比增长1.0%,增速同比下降159个百分点,总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2.6%,增速同比下降31.9个百分点。

另一头,市场开始加强对于影视行业的“观察”。“根据印纪披露的存货内容,可以看出其投资的影视剧作品于市场上的认可度较低,因此投资回收的难度可能更大,应收账款坏账风险极高。投资者应当密切关注存货结构中库存商品的比重变化,是否存在影视剧作品无限期推迟发行,甚至取消发行的情形,若有,则要进一步关 注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情况以及风险说明,这说明主体很有可能会发生前期投资款无法回收的问题。 ”华创证券分析师在研报中建议。

(编辑:张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