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国庆后发放4亿元“服务券”,助力佛山模具行业转型升级
广东将于国庆节后继续放出约4亿元“服务券”,鼓励企业“上云上平台”。
9月26日,2019年工业互联网走进佛山模具产业集群活动在佛山南海召开。
据了解,中国模具行业从2000年到2018年,实现了813%的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以广东、浙江为主的出口格局。
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产业发展科科长刘亚云在现场介绍称,中国模具产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广东是模具大省,模具产业占全国52%,而佛山是广东模具的集聚区之一。
他也指出,当前模具产业作为多品种生产型企业,订单的随机性和生产过程中设备的不稳定性,往往会造成企业生产把控难、交期延迟、质量难控的问题。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业互联网处科长刘坤东也表示,佛山制造业基础很深,制造业的基础便是模具,但当前模具产业面临一种窘境:转型可能是找死,不转型就是等死。
“模具行业虽然很集聚,但利润单薄,且面临着人才短缺甚至后继无人的状况。发展模具行业单靠砸钱、高薪请人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刘坤东认为,唯有通过工业互联网寻找更专业、更懂行业的人提供“量体裁衣”服务,才是出路。
佛山市模具行业协会会长张勇帆分析称,信息网络技术所具有的规律化、组织化、产业化、精细化、利益链条化、操作专业化等特点,是模具实时响应需求的必然之路,模具制造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集群化、平台化将是未来的唯一出路。
如何利用工业互联网推动佛山模具行业的转型升级?
益模(东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易平认为,一个关键就是通过联合体把产业链上的各种信息打通。他建议,把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的各种优势组成联合体,将优势结合并放大优势,帮助模具企业和产业链实现更快、更低成本、更高质量的解决方案。
凌犀工业互联网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能对此也颇为认同。
他认为,佛山模具行业要完成产业集成转型升级,服务商也要抱团取暖,数据互联互通非常重要。在华为平台基础上,服务商可以通过对底层数据采集,应用系统之间都可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则是佛山模具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佛山正是希望通过对“上云上平台”的企业进行补贴,来推动佛山模具产业的转型升级。
刘亚云介绍称,佛山为此在2018年印发了《佛山市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发展工业工互联网实施方案(2018-2020年)》,鼓励制造业企业、工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平台商、行业协会与科研院校等机构,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
据了解,佛山去年推动6家企业入选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项目,今年共有175家企业兑现工业互联网“上云上平台”服务券。
接下来,将以推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工业互联网产业平台建设、促进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等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在会议上,广东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陈捷宇对2019年《广东省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券奖补工作方案》进行了解读。
他介绍称,广东首批在2018年发放了高达2亿的“服务券”,广东1100家左右的企业都享受到了平均5-50万元不等的福利。2019年将在国庆节后继续放出约4亿元“服务券”,让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享受数字化转型的成果。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佛山市模具行业协会、益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凌犀工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帮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举办。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