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沃土孕育“冠军力量”? 广东跃起“新隐形冠军”集群

21世纪经济报道 杜弘禹,李振,苏珊珊
2019-09-30 07:00

导读:2018年广东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33356家,位居全国首位。佛山市一项调查显示,当地70家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平均成立时间已有25.5年。

当德国管理学大师赫尔曼·西蒙提出“隐形冠军”概念之时,他绝不会想到其在中国首次被大张旗鼓地奉为圭臬居然发生在广东这个曾经的桑基鱼塘之地。

珠江水系滋润下的广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仍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1949年的GDP也不过才20.27亿元。而到了2018年之时,其GDP已高达97277.77亿元,按可比价格增长了近600倍。

尤其是,广东经济总量自1989年开始连续30年位居全国首位。如此蓬勃的发展活力背后,隐藏着在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成长起来的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隐形冠军”。所谓“隐形冠军”,指的是那些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占绝大部分份额,但社会知名度不高的中小企业。

一般人可能想象不到,全球每天约有3.2万架来自广东的植保无人机在同时飞行,农忙时每架起降50次,甚至超过了全球民航公司每天飞机的起降数;全球市场上约七成的高端加湿电器的核心部件来自广东的一家科技公司;贴着广东造标签的墨盒或硒鼓在全球绝大部分打印机上时刻运行……

这些带着“隐形冠军”标签的“粤企”,早已活跃在各类制造业的细分市场。从引入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开始,广东就开启了其从劳动密集型代工生产向自主创新的迈进之路,也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催生出了诸多“隐形冠军”,正是这些“冠军集群”汇聚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而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批“新隐形冠军”正在以更为“生猛”的姿态改写广东的产业版图。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广东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33356家,2018年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8万家,约占全国总量21.6%,居全国首位;2019年上半年新增省级高成长中小企业44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广东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33356家。-宋文辉 摄

“隐形冠军”沃土

张剑洲显然熟练地掌握了对外介绍自身企业这一工作。作为总部位于珠海的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董事会秘书,他面向数十位来访者侃侃而谈,言语中巧妙地穿插着企业故事、营收数据、科普信息和分析判断,不疾不徐地把控着节奏。

当他适时说出关键发展情节、市场份额、销售总额、研发投入等内容时,听众甚至开始“配合”地点头。对他们而言,这家企业符合外界对“隐形冠军”的一切猜想。

纳思达成立于2000年,做打印机通用耗材起家。2004年,纳思达的通用墨盒业务产销量就已经做到全球第一,并于2006年开始发展硒鼓业务、研发激光打印机。

2010年,纳思达推出我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激光打印机,并于2014年和2015年实现2家子公司上市。这一过程中,纳思达还在打印机耗材芯片设计领域进行布局,并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目前,该企业已位居国内外打印行业头部阵营。

“我们最早创业才38个人,现在有2万多人,去年营业额大概219亿元。”张剑洲仍记得当年发布中国第一台激光打印机的场景,“那是在人民大会堂,几乎轰动了整个行业”。

对于前景,张剑洲信心满满,经过多年发展,该企业已积累了雄厚技术实力。与此同时,近年备受重视的“国产替代”浪潮亦带来机遇。“现在,外资品牌打印机在国内市场上仍占比很高,但你慢慢会发现,很多办公室开始换成我们的打印机”。

纳思达绝非孤例。如果你在新疆看到过数千台植保无人机如蜂群一般在一望无际的棉花田上高效、有序、智能作业的景象,你也会对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发出惊叹。

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广东企业,在研发出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无人机产品后,于2014年精确锁定植保无人机应用领域,开始深耕,目前已成这一领域的“领跑者”,前后仅用5年时间,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根据中国民航局统计,2018年全国7公斤以上无人机飞行时间中,极飞占比53%,“这是我们市场占有率最具代表的数据”。

不仅如此,佛山市南海科日超声电子有限公司(下称“科日”)历经数年研发,于2015年底自主研发出超声雾化片,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目前,科日的超声雾化片已占据国内高端雾化市场70%的市场份额,成为诸多加湿电器的核心零部件。

不难发现,类似科日、极飞科技等“新隐形冠军”企业们,拥有明显区别于传统“隐形冠军”的特质和成长路径,它们不再是脱胎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更多是新技术转化应用的产物,身处的亦是大数据、物联网、先进装备等前沿产业;它们无需经历长时间、痛苦的摸爬滚打,一旦足够优质便可在资本和政策的助推下迅速崛起壮大;它们不再局限于传统制造业,而是将制造业与生产性高端服务业融合得恰到好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广东诞生“隐形冠军”的最大改变在于,以前往往借力“星期六工程师”,发现市场需求随即雇佣高校科研人员兼职搞研发;现在则大大不同,科技企业往往会将组建自身研究机构实现“自主研发”作为核心环节,在取得技术创新突破后迅速应用于市场。

“将核心放诸于创新,将生产与销售外包,因此类似企业不必浸淫行业数十年,在成为新隐形冠军上的时间会大大缩短。”他说。

截至2018年底,经广东省政府批准认定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共219家,研发人员达到1.93万人以上,平均每家机构从事研发工作人数超过88人,其中,院士等高端人才达到720人,研发总投入达96亿元。

而与此同时,广东近三年累计创办孵化企业4300家,其中有930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服务创新型企业超过5万家,为孵化“新隐形冠军”奠定了基础。

如此多“新隐形冠军”企业诞生在广东,绝非偶然。在林江看来,这与广东雄厚的制造业底蕴,以及立足于此并着力推进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息息相关。前者,形成了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完善产业链,产业门类多而全,细分领域众多;后者则借势不断进阶于科技创新。

一定程度上,极飞是其中受益者,成长中善于利用“广东优势”,尽管全国布局,但极飞仍将总部设在广州,并将生产基地锁定在东莞。

龚槚钦说,广州的供应链优势并没有丢弃,尽管近年来制造业遭遇转型升级难题,但供应链仍在不停地反哺,给我们能量。“这里融合了多个城市的突出优势,包括制造业优势,金融、贸易等优势,更能将IT技术跟制造技术很好结合起来发展”。

另外,多位受访者认为,广东开放的环境、良好的商业氛围、优质的营商环境,以及人才、政策等方面的有力支撑,是其盛产“新隐形冠军”的重要原因。

“快”的根源在“新”

从瞄准农业应用市场,到成为行业引领者,极飞只用了5年时间。这一速度,刷新了人们对广东经济活力、创新能力的认知。

成立于2004年的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如此,因研发坐了近10年的冷板凳后,才于2012年成功自主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质谱仪器,打破了国外巨头的市场垄断。从创业到推动禾信质谱仪器首次走出国门、出口欧美,仅仅用了不到10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漫长时间积累,广东在崛起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诞生了无数代表性企业,但不可否认,以极飞为代表的这些“新隐形冠军”企业,正加速诞生,并越发引入瞩目,隐隐已成广东经济的新“名片”。

“快”的根源,还是在于“新”。与脱胎于传统制造业尤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隐形冠军”不同,极飞、纳思达几乎天生就是新技术转化应用的产物。近年,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提速,全国创新驱动的推进,使得这些企业从诞生到成长均处于“快车道”。

特别是,它们所处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先进装备等前沿产业,近年均在加速发展,更注定这些“脱颖而出”的企业本身发展不可能慢,否则被淘汰。与之对比,佛山市一项调查显示,当地70家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平均成立时间已有25.5年。

“传统行业不具备科技型公司的网络效应,所以时间上被赶超。”龚槚钦说,网络效应带来制造端、用户端的体验、生产效能、成本的升级,这是传统制造业不具备的;传统企业价值链过长,产品到消费者的传导时长也很长,互联网经济模式下品牌传播时间缩短。

方向上亦有差异。龚槚钦进一步介绍,目前该企业的业务已经从植保无人机应用,拓展到数字农业基础设施、精准农业设备、农业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四大板块,进一步“押注”农业市场。“我们已经数据化了6500多万亩耕地,约占全国3%,并将争取今年年底做到1亿亩左右,约占全国5%,届时极飞可能会拥有全国最大数字农业数据库”。

如果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些“新隐形冠军”企业也处于比“前辈”更为优越的创新和发展环境之中,因此它们诞生和成长的“快”,也表现在,这些企业多数无需长时间、痛苦的摸爬滚打,一旦足够优质,便能在资本和政策的有力助推下迅速崛起壮大。

在这一方面,极飞科技如此,纳思达亦然。

张剑洲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纳思达能够迅速成为“全球领先的打印机耗材芯片设计企业”,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有力支持密不可分。

此外,作为该企业奠定行业地位的关键,该企业于2015年收购美国SCC、2016年斥资39亿元美元成功并购美国打印机企业利盟国际,完成行业最大跨国交易。张剑洲说,这背后离不开国家、广东、珠海各级开放政策、金融政策的强力支撑,“事实上,包括此前的上市,政府也提供了很大指导和帮助,现在大力减税降费,也让企业提速发展”。

按照“互联网思维”,龚槚钦也坦言,极飞现在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也开始在思考扩大研发链条,引入更多高端人才和团队。

目前,除传统打印机相关业务之外,纳思达还正布局3D打印设备及服务业务,进一步向关联领域探索。一定程度上,不少“新隐形冠军”企业已将制造业和服务业巧妙融合。

比如,从极飞的发展思路来看,数据的重要性具有战略意义。“数据能够带来农业跳跃式发展,也就是进入精准和多样化发展的阶段。”龚槚钦说,当前,数据的价值还远远没有爆发出来,现在可能只用到它的万分之一,而数据怎么用或者有没有价值,最终取决于使用它的人。

从这一点来看,“新隐形冠军”更像“新物种”。“传统制造业很难做到颠覆式创新和跨越式发展,但研发型的科技公司的升级是可以做到抛掉既有模式。”龚槚钦说。

提高“冠军”含金量

对这些企业而言,尽管已成为“隐形冠军”,但如何维持头顶上的光环不暗淡甚至熄灭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这意味着,这些企业需要进一步加速发展,以此拉开与追赶者的差距。更为重要的是,它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拓宽自身的“护城河”。

这背后,一方面是这些企业所处行业处于激烈竞争状态,如极飞在植保无人机应用领域,面临着与大疆无人机的竞争;另一方面,这些企业或为国内“隐形冠军”,与国外领先企业、真正的龙头对比,仍有差距要追赶,如纳思达的打印行业,惠普、佳能仍是巨无霸。

不断提高研发投入,成为这些企业的共同选择。龚槚钦表示,极飞每年60%的营收会投入到研发,包括投入到材料科学、空气动力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

创新所需的智力支撑,要求企业加大人才投入。仍以极飞为例,龚槚钦介绍,目前该企业约是一个1400人团队,其中研发人员近900人,“我们是一个以研发为核心的公司,并且随着企业不断发展,研发团队还正以每月五六十人的速度在快速增加。”

张剑洲也表示,随着该企业在芯片、3D打印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尤其海外高端人才,“最近,有关粤港澳大湾区境外高端、紧缺人才的个税优惠政策出台,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能够间接降低企业的人才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隐形冠军”企业加大创新力度的一个表现是,更为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及运用。作为全球最大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发科技”)是广东省名气较大的“新隐形冠军”企业,专利导航在该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发科技首席科学家黄险波表示,专利导航的价值在于为企业专利布局、知识产权维护等工作指引方向,重视专利导航服务,可为企业从找市场向制定行业标准转变。

他举例称,金发科技在制定未来发展战略时,往往通过专利导航确定未来产品技术研发方向,包括分析世界前沿技术专利,确定公司一直处于领跑位置。

正是得益于此,如今金发科技已累计参与/主持制定国际标准5项,主持制定国家标准25项,行业和地方标准6项,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90多项,真正走上以自主创新形成专有技术、以专有技术推动标准化、以标准化促进国际化的路子。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昊志机电”)是另外一个典型例子。作为国内领先的主轴设计制造商,昊志机电目前占国内市场份额40%,是中国自主创新核心关键零部件的代表性企业。成绩源自自主创新,近年该企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平均达9%以上。截至2018年10月底,昊志机电累计申请专利661项,其中PCT专利13项,发明专利192项,获得授权的有效专利453项。

不过,创新者亦有不可避免的苦恼,昊志机电董事长汤丽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抱怨,“作为行业冠军,昊志机电多年来一直受侵权所扰。”她建议,要在新时代保护“新隐形冠军”,首先需要去重视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希望能够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上多下功夫。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