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在中国:“落地生根”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周智宇 深圳报道
2019-09-30 07:00

对70岁的新中国而言,过去发展的成果离不开外商的支持,未来的岁月也将与外商共享发展。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9月24日在纽约出席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美国全国商会和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晚餐会的主旨演讲中明确指出,开放是中国既定国策,中国开放的大门绝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

实际上,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从未止步。外资企业也从最初的浅尝辄止转变为不断加码中国,在中国投资建厂,针对中国消费者、市场进行产品研发,从“外来客”变成“自家人”。

但开放不止于此,像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也成了世界走进中国的新门户,为世界打开中国市场,与各国分享发展的机遇。

从制造业到服务业

改革开放后,中国陆续颁布了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三部法律,这三部被称为“外资三法”的法令奠定了中国利用外资的法律基础。

但彼时,外商对投资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投资项目数量还是投资规模都比较有限。《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在1979年至1983年间,四年里中国实际外资金额仅为18.0亿美元,项目数仅为1392项。另有数据显示,在1983年时,全年中国的实际利用外资(FDI)约为9.2亿美元。

同时,因为中国刚开始对外开放,外商的投资地区也局限于当时开放的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两省以及其他东部沿海城市,投资来源地也主要是香港和澳门地区。外商们看重的主要也是中国的“人口红利”,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酒店服务业。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外资企业对中国的了解越来越多,外资来源地也从最初的香港和澳门地区,扩大到美国、欧盟,以及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

中国利用外资的质量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展到了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第三产业也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的主要产业。2019年1-8月份,商务部数据显示,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约为627.4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同期,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约为251.9亿美元。

从1983年到2018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0倍,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全面扩大,这个数据还将继续刷出新高。

全面开放新时代

2019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简称《外商投资法》)全文正式发布,该法令将与其配套法规一道,于2020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这也意味着“外资三法”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作为“外资三法”的升级版,《外商投资法》旨在形成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实现内资与外资企业立法的统一。

在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格局下,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正在全面铺开,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也一年比一年缩短。

70年弹指一挥间,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工业基础的积累为改革开放打下基础,随后逐步开放、加快开放,尤其是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外资在中国已经进入发展的新时期。

(编辑: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