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千寻位置CEO陈金培:马云布局,闯进“北斗”无人区,最大的对手是谁?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19-10-18

北斗产业的发展正在加速,资本也瞄准了这一风口。

10月18日,千寻位置宣布完成10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130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上海国际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资管”)、工银投资、国风投基金领投,上海国和投资、永徽基金、金浦鹏源基金、琨瀛资本跟投。

据了解,千寻位置成立于 2015 年8 月 18 日,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发起成立,投资金额为 20 亿元,双方各自占股 50%,落地在上海市杨浦区。此次融资,是该公司成立四年来的首次融资。

同时,该公司宣布全面升级战略,从“精准位置服务平台”升级为“时空智能基础设施”,时空智能将成为万物智能时代的新基础设施。据悉,千寻位置可提供高达动态厘米级静态毫米级的定位能力,目前已经在智能驾驶、无人机、农业、电力、智慧城市等领域得到诸多应用。

如果把北斗产业的真正成功看作是珠穆朗玛峰,作为千寻位置CEO的陈金培,认为自己这四年的摸索,算是在山脚下穿戴好了装备,找到了向上的路。陈金培于2004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调任千寻位置之前,历任阿里巴巴中文平台和产品发展资深总监、阿里云计算总经理等重要职位。

这个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的行业,可以看作是创业的无人区。它到底有什么机会?马云四年前的布局是否正确?不差钱的千寻为什么还要融资?

创业四年来,针对上述问题,陈金培首次接受了21Tech的独家专访。

闯进无人区

21Tech:4年前,千寻位置怎么想到来做精准位置服务?马云有跟你们提过吗?

陈金培:以前,大家都用GPS,那怎么能够把北斗的能力提升?就是要把服务水平提上去,如果只是一模一样,别人为什么要用北斗?我们的想法是,通过一些创新方式,来提升北斗的服务能力。

马云认为这个东西将来肯定会很有用。2017年,马云到千寻位置来看过,我跟他讲完后,他说你讲的很兴奋、很好,这个事情确实不错。但是你现在能想到的作用,肯定是将来的5%都不到。他看的更远。我问他95%是什么?他也不知道。

这跟我们最早做电商一样,并不知道电商会发展成这样,只知道空间很大。

21Tech:创业过程中,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因素是什么?   

陈金培:外部的不确定性就是两个:第一,你能不能做出来?你能不能把基站建成把平台建好?因为,这看起来是规模很大的公司才能做的事情,我们是从零开始的,也没有团队,起步的时候也就10个人。

第二个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每个人都会问我,你这个定位有什么用?你搞这个东西干什么?现在还有人会有疑问,这个精准时空服务到底有没有用。但来自合作伙伴的信心,彻底打消我的顾虑。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Tier1厂商之一,博世是非常坚定认为这是必须要有的,而且它是用在非常高端的车上。

21Tech:其实你们相当于是“富二代”创业,为什么还有人站出来质疑?

陈金培:在市场上,一家央企和民企以这样的方式合作,其实成功的很少。

21Tech:在这个过程中,两家公司分别对你们平时的管理沟通是怎么样的形态?

陈金培: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意识到体制会是一个问题,也最担心。因此,我们第一天就说得很清楚,两家公司都不能介入这家公司的运营,我们成立了董事会,由CEO负责制,他们有投票权。同时,我们也达成了共识,这家公司要以互联网化方式运营。它本身是一家创新科技公司,不能按照国企方式来管理。

21Tech:不管怎么说,与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相比,你们要幸运很多?

陈金培:我从来不让这家公司的人认为,这家公司是阿里或者是中国兵器的公司。我们是独立的,它也有可能会死,也可能会消失。我们不是这个系那个系。

从一开始,我们就设定好架构,哪些事情需要股东发言?不需要股东发言?第二,一定要达成共识,意识到这个事情足够大,大到谁都不能失败。我们承担的是国家使命,构建中国的位置服务基础设施。

 21Tech:以你在阿里巴巴的工作经历,自己出来做一个创业项目,无论是团队还是产品、资本,都有很大几率成功。为什么在大家不看好的情况下,你还这么坚定?

陈金培:往大了说,我觉得从阿里出来的人都想改变世界,都想做一些有很大价值的事情。自己也可以创业,创业成功的也可以,但毕竟是少数。另外,这个世界上能够真正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机会不多,你可能去创业可以融一些资,赚一些钱。那时候吸引我来的原因只有一个,我觉得千寻有机会去改变世界。

95%的可能

21Tech:四年下来,你自己形成了什么样新的能力?毕竟你们是一个新的个体。

陈金培:真正时空能力相关的所有能力,都是千寻位置自己讲出来的。就像我们提到的基站的硬件设备,最早我们从传统测量测绘厂商处采购,但后来发现所有的厂商都满足不了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开始自己做,软件、算法、电路设计都是自己设计研发。

时空跟很多产业都相关,我们有一个近百人的算法团队,计算科学家研究的都是地球科学、空间科学、气象科学等等。

21Tech:时空智能目前落地的应用在哪些领域?未来会有多大的空间?

陈金培:我们与整车厂、无人机厂商合作,输出的其实是服务能力。它就像一个运营商,服务的场景有几十种。现在看到的,可能只用到了5%,剩下的95%的空间还在不断被发现。

在智能物联时代,世界将完全由数据驱动。但什么样的数据可以用?只有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要素的数据才有价值。而这个是数据中有两个要素,时间和地点都是千寻位置来提供的。

但有了精准的数据后,可以用来干什么?比如说城市、交通,光无人机就有很多场景,农业、电网、物流、公安等等。还有很多场景我们不知道,这家公司真正的魅力在于,你不知道别人用这个东西干了什么。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会有电冰箱、电视机。

21Tech:融资10亿元后,打算做什么?

陈金培:现在我们在全国建立了2500家基站。除了少部分沙漠无人区之外,这个量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其余部分。

我们的基础设施能力,会进一步扩展,并打造端到图的闭环能力,任何服务都需要终端来承载,而终端最核心的是芯片和模组,这是最核心的东西。

我们之前主要利用卫星能力和地面测量能力,后面还会融合其他的传感器,把这个封成模组。到现在,我们为中国地图商处理了1500万公里的高精度地图,毕竟他们采回来的数据不能直接变成地图,要把这个数据校准到需要的精度。

所以,我们在图、端和云三个方面要形成一体化的东西,密不可分。云是服务平台、图是应用平台、端是硬件平台。最后都是要有各种硬件产生的,手机、汽车、无人机都是最终的硬件。

21Tech:为什么创业四年来才首次融资,并且是以国有资本领投?

陈金培:过去一直没有融资,是因为两个股东不愿意把股权放出来,但是我们认为还是要做更加长远的打算。这次是战略融资,上海国际集团代表上海市政府对外战略国资管理平台,有了血缘以后,可能会更紧密合作,并长远布局。工银投资投资以后,会给我们很多贷款授信,授信额度也很高,因为未来千寻可能也有很大的资金需求。国风投基金可以帮我们整合战略性行业的资源。

这轮融资完成后,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比例依然基本保持1:1。

21Tech:千寻位置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是谁?有可对比的吗?

陈金培:这就是我说的创新。千寻位置第一天开始做的时候,没有可以对标的公司。大部分人认为我们不会成功,那么多基站能不能建起来也是疑问。很多分布在崇山峻岭,你要维护,你要施工,万一坏了怎么办?

我们用很好的系统,把2000多名外包人员变成了一个团队,响应速度非常快。所以,一个新的技术,尤其是基础设施技术,我们把它叫做平台型重大创新,这样的创新没有五年八年时间,你是不会获得广泛认同的。我觉得,接受“时空智能”作为基础设施,可能还需要3-5年。

21Tech:如何说服投资人等你3-5年?

陈金培:对于投资人来讲很简单,你认不认同这样的未来?等所有人都认可这个事情,你就没有机会了。我不承诺什么时候盈亏平衡,不对赌所有的收入,不承诺会不会上市,什么时候上市。要告诉他们未来是什么?我们的愿景是变成万物智能时代的时空基础设施。

你知道我怎么跟投资人讲吗?我说,你们今天投千寻位置,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投资,或者是所谓的战略投资。

我说,过一段时间以后,我希望你们到一个车厂买车的时候,4S店员工介绍位置服务时,你可以骄傲的说,这个就是千寻位置提供的服务。你买一台手机的时候,你会问这个有没有集成千寻位置?没有的话,这个手机肯定不行。我希望,最终大家带着自豪感和成就感来做这个事。

21Tech:你现在最焦虑的是什么?或者每天想最多的是什么?

陈金培:有没有新的技术颠覆我们,所以我们现在在在云端图做闭环。另外一件事,就是看我们什么时候从To B升级到To C。因为To B的商业模式有天花板,要做大很难。但是,To C也需要提前布局,从技术到产品到商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