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读”:为什么读《为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19-10-20

这是一本新的不能再新的书,原版是2018年,中文版是上个月,2019年7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的,却谈了一个老的不能再老的话题:为什么。这本书的主要作者:朱迪亚·珀尔,大多数人也许不熟悉,但你可以通过两个“头衔”,对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一是“贝叶斯网络”的研发者;二是“图灵奖”的获得者。

尽管珀尔希望把这本书写成一部“因果关系”的科普书,并给本书加了一个副标题:“关于因果关系的新科学”,但一般人读起来还是有一点难度,因此,主要是推荐给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人,如精算和统计分析人员。其他人,只要“走马观花”地读读即可(其实,我也没有看的很明白),关键是了解和理解问题提出的大背景,以及本书的核心观点和主要结论,以此丰富自己观察、思考和认识问题的视角。                      

“为什么”一直是人类社会的“大问题”,关注和思考这个问题,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动力和表现。人们通过“为什么”,对一个个结果的追问,去认识自然,认识规律,从而丰富知识,理性生活,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叫“格物致知”。

珀尔的核心观点是:传统的统计学用相关性分析不足以回答“为什么”,而认识并回归因果关系才是正道和正解。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概念和名词,如“因果革命”、“因果语言”、“因果推断”、“因果模型”、“因果透镜”、“因果直觉”和“因果幽灵”,其中,最重要的是“因果图”。在珀尔看来,统计技术,也包括回归分析,并不能很好和真正解释并回答“为什么”,尤其是在“混杂”,即“多因多果”的情况下,而“为什么”的本质是一种定性活动,只有通过“因果图”,通过“因果关系之梯”,探究“因果关系”才能够解决。

在本书中,珀尔用了很大的篇幅,包括运用了大量悖论,证明传统统计,尤其是“相关关系”的局限性,其实,统计学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如在开展问卷调查的过程中,问卷本身就具有设计者的“主观局限”,同时,被调查者往往也属于一定的“组别”,即调查本身就将对象“同质化”了。这种调查,要么是得出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要么是服务于预设的结论。有的时候,你会觉得经济计量,好像已不再是为了发现什么,而只是为了证明什么,甚至只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于是乎,被越来越“神话”了,成为了“自欺欺人”的神器。另外,珀尔希望人们更多地关注“反事实”问题,并能够透过“反事实”看到背后的“中介”因素,通过中介分析,实现因果关系的回归。

本书希望能够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敬畏因果。传统统计学,乃至金融和经济学是不太接受“因果”,如统计学的传统教育是讳忌讨论因果的。珀尔认为经典统计学只关注总结数据,而他认为:思维胜于数据,因为,数据不了解因果,而人类了解。统计学和概率论只是解决“可能”问题,而因果解决“必然”问题。用休谟的话说是:假如没有前一个对象,那么后一个对象就不可能存在。

本书的核心诉求应当是证明“因果关系”的存在与发现,而通篇读下来,好像仍缺点什么,所以,如果有机缘,珀尔真应当了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读一些佛经,以便实现对因果关系的皈依。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佛学是非常重视“因果关系”的,强调“有一果必有一因”,反之亦然。同时,强调“因果相报”,并将这种“因果关系”引申为“轮回”,在中国人看来,“因果”是世界和社会的存在基础,“报应”是因果的具体表现,“轮回”是最大的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不是就事论事地谈因果,而是希望通过对因果、报应和轮回的理解和解释,建立起一种敬畏,一种对时间和天道的敬畏,因为,人在做,天在看。“所以,出来混,都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