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发布:未成年人饮酒和家人一起比例最高! 马云爸爸劝阻影响最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文静 上海报道
2019-10-24 18:02

你认为最小法定饮酒年龄多少合适?

“马爸爸,我们再呼唤一下,(你)一定要站出来(劝阻)未成年人饮酒,因为你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最大对不对?”近日在上海拉开序幕的全国理性饮酒宣传周上,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何勇发布《2019中国预防未成年人饮酒绿皮书》时说道。

全国理性饮酒宣传周从每年10月第三周的周五开始为期一周,由中国酒业协会倡导,关注未成年不喝酒。2016年中酒协和百威英博联合发布的《中国理性饮酒指数报告》中显示,在调查的全国12个城市的未成年人中,79%的未成年人有过饮酒经历,平均初次饮酒年龄为13岁,平均饮酒量为2.7个标准杯。

这组数据让全国人大代表、华润雪花啤酒湖北(湖南)区域公司党委书记丁小兵曾感到很惊讶——中国孩子第一次饮酒年龄太早了。他收集的相关数据表明,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饮酒产生生理损害的风险更大。与发育完全的成人大脑相比,青少年处于发育中的大脑对酒精更敏感。除了身体的伤害,还有来自心理的。有研究显示,早年就开始饮酒的人在以后生活中更有可能发生过量饮酒和酒精依赖。青少年酗酒、狂欢豪饮等危险的饮酒行为可能导致暴力事件、道路交通事故等伤害,给社会与家庭造成深刻影响。

基于此,今年全国理性饮酒宣传周上,中国酒业协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和国际洋酒生产协会联合发布了《预防未成年人饮酒绿皮书》(下称绿皮书)。绿皮书在历时五个月,覆盖31个省、市、区,调查周期30天一共采集了127152人的数据分析表明,父母对未成年的孩子喝酒态度是不够坚定的。在发布方通过线上线下对10岁至60岁的消费者进行问卷及深度访谈时,认为孩子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喝的态度只有32.4%,其他基本上允许孩子适度喝,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孩子喝一点没关系。调研方发现,未成年人喝酒场景最多是跟家人一起喝,比例高达35.1%!

“所以预防未成年人饮酒,家庭影响环境特别重要,这一点希望大家引起注意。”何勇说,调研就是为了告诉未成年人不要饮酒,哪些渠道哪些最重要?结果看到家庭首当其冲,其他渠道其次。在他看来,所有酒企一起宣传都抵不上家庭和学校的重要性。

“还有大众传媒、影视植入、文化传导,这些因素对未成年人饮酒的影响非常大。”何勇发布时说,劝导未成年人不饮酒,你认为哪个明星最有影响力,跟中酒协去年调研适量饮酒很像,今年又是马云。

“一个调查结果是,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认为中国应该明确最小饮酒的法定年龄,有接近半数受访者认为饮酒最小法定年龄应该是18岁。在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时,对看起来像成年人、举止得当的人要求拿身份证看,完全认同的占38.89%,接受度‘无’以上的达87.48%,这说明在售酒时要出示身份证是绝大多数认可的。”何勇说,未成年人购酒渠道,商超比例非常高,所以一定要关注传统渠道。中酒协今年特别发起“万店承诺不向未成年人售酒”的行动。

“3月,酒界人大代表联合30名人大代表递交了未成年人禁止饮酒的议案,希望可以明确最小饮酒的法定年龄,还有明确酒类广告涉及未成年人的标准及发布内容。”何勇说。

人大代表丁小兵就是递交议案的一位。他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将18岁设定为最小法定饮酒年龄,且要明确酒类经营者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的,要从重实施经济处罚,设置具体可操作性的处罚幅度。他还建议酒类产品的瓶体及箱体的包装上必须标注禁止未成年人饮酒及饮酒有害健康的警示语,其面积不得小于包装可见部位面积1/3;包装印制不合格的酒类产品严禁在市场上流通。

据中国人大网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21日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草案的条文从72条增加到130条,新增了“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看到,该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但在“法律责任”章节,该法规定“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未涉及经济处罚及处罚幅度。

丁小兵提出,支持社会各界包括明星、知名企业家和行业组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饮酒的干预项目和公益活动。

 

(编辑:张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