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佛兰·红粉笔教育计划诞生于2006年,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与上汽通用雪佛兰品牌共同发起主办。从推动乡村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红粉笔致力于联合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机构和媒体,组织受过良好教育的在职人士、社会精英前往乡村义务支教,帮助改善偏远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积极推动乡村素质教育的发展。
作为一项短期支教计划,雪佛兰·红粉笔是针对全国贫困地区小学开展的关注素质教育的支教活动,每个支教站点为期一到两周,志愿者所教授的课程以音美体等素质教育课程为主,辅以其他开拓思维与眼界的课程,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窗。从2006年启动至今,“雪佛兰·红粉笔教育计划”已经组织超过1000名志愿者,走过29个省市的100所学校,为33000多名乡村儿童带去了素质教育课程。
2019年9月,雪佛兰·红粉笔一路向北,时隔七年第三次来到了骏马飞驰,长调悠扬的内蒙古。来自不同行业的8名粉笔头老师,相聚在呼伦贝尔鄂温克族自治旗红花尔基镇学校,陪伴这里的孩子们在草原的烈日下追逐玩闹,一起探索草原之外的“星辰”和“大海”。
好久不见 红花尔基
比起2007年第一次支教和2012年第一次回访的时候,红花尔基的樟子松林又大了一圈。草木默默记录着雪佛兰·红粉笔和这所建于70年代初期学校的支教故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红花尔基镇学校有了音乐、美术、计算机等专业教室,乡村老师们也“各显神通”,用自己的特长开启了书法、手工、朗诵等素质课程。
根据民族区域习惯,学校施行九年一贯制蒙、汉双语授课模式。目前的生源主要来自于当地居民和周边牧民的孩子,且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学生较多。整个小学有6个汉语班,但每个班只有十几个学生。还有两个蒙语班,分别是三年级3名学生、四年级4名学生。
在学校工作了整40年的刘济老师说,在三十多年前的内蒙古,许多孩子会骑马上学。那时候的小路,一下雨就变得泥泞,还有着汽车都过不去的坎。学校有专门用来停放学生马匹的栓子,调皮的孩子想逃课,扬身挥鞭,一下就不见了踪影,老师们纷纷上马前去追赶,现在想来十分有画面感。
据说那时,老师的办公室还设在帐篷里。对比着刘济老师口中的描述,现在的红花尔基镇学校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软硬件相比过去有了长足的提高,但这里的孩子们因为经济、交通等各种条件受限,很少有机会走出草原,许多孩子连邻近的海拉尔都没去过,他们对于外面世界的了解还是局限于书本。
为草原孩子带去大海
针对学校这样的情况,8名粉笔头老师针对草原儿童的学习特点设计了各类丰富的课程,分别从科学实验、沟通表达、魔术、美术、音乐、军事、地理等不同方面拓宽孩子们的视野,以全新的教学体验最大程度地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
有着20多年军旅生涯和10年军校教学经验的“军事通” 杨晓霖老师,通过《国家和军队象征课》、《中国军工产业课》两节充满硬朗 “军事风”的课程,给孩子们讲述了有趣的军事知识,带领他们重新认识国旗、国歌、军旗、军歌。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这群生活在距离北京1900公里以外草原上的孩子们对即将到来的国庆阅兵仪式也翘首以盼,迫切地想见到解放军战士整齐威武的队列以及海陆空三军先进强大的武器装备。对于这些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孩子们热情高涨,似乎有提不完的问题。当讲到内蒙古的“特产”是主战坦克时,孩子们非常惊讶和高兴,甚至有孩子马上就举手跟老师说,“我长大了要当坦克兵!”。
“学校的孩子都能看懂简谱”对于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已经是第三次参加支教的粉笔头章露华老师表示赞叹不已。而这一切离不开在村小教了26年的音乐老师——哈森高娃的努力,由于呼伦贝尔的三少民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没有文字,音乐教学只能口耳相传。哈森高娃老师就用拼音给孩子上课,讲解歌词的意思。现在,红花尔基镇学校的孩子几乎人人都会唱民歌,跳民族舞蹈。不仅如此,旗里还给孩子们出了一本专用的音乐教材。而我们的哈森高娃老师则充分利用自己的假期,为孩子们开设了爵士、拉丁、街舞课程,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们接触艺术、音乐的机会。亲历过三次雪佛兰·红粉笔的支教,哈森高娃老师说每次都收获很大。“这回,我和露露老师聊了很久,我特别欣赏她那种外放、幽默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的教学方式,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经过两个月的认真备课,章露华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课程内容:借助爱心人士捐赠的电子琴,章老师从弹奏的坐姿、手型的把握,唱谱的要求等方面入手,教孩子们学习使用电子琴,通过双手的弹奏,敲击出美妙的音符。还以漫画大师宫崎骏《悬崖上的金鱼姬》的主题曲为例,让孩子们感受大师所作乐曲的美妙之处。
谢水旺老师本身是一名记者,所以他的课是让孩子们模拟小记者,完成一次小记者采访任务。
小小记者:“老师,我想请问您在采访的时候有什么感想?”谢老师反问道:“你呢?你现在采访我,有什么感想呀?”小小记者腼腆微笑地回答:“我有一种很期待的感觉!”在一大一小的成熟稳重和稚嫩好奇声中,一堂模拟小记者课下来,孩子们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新闻,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保持一颗好奇心。
由于红花尔基镇学校深处内陆,孩子们对于海洋几乎一无所知。为了让孩子们对大海有一个全面、形象的了解,学习社会心理学的胡蓉玉冰老师带来了一堂《探索海洋》的知识课。海龟、小丑鱼、魔鬼鱼、海豚,蓝鲸、海星、水母,原来海洋里住着这么多海洋动物,它们的生活习性又是如此不同而有趣,胡蓉玉冰老师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积极提问、探索,在海洋的世界里快乐畅游。
长期接触美术教学的左晔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进了艺术大师克里姆特的世界,教孩子们欣赏克里姆特的作品。一节课的时间,孩子们学会了什么是互补色,一幅画由什么构成等知识。孩子们还从学画全身像开始,分析画中人物的性格,形象,以及如何布局,怎样构思五官,表情变化等。
下课后,粉笔头们来到孩子们的家里进行家访。屋外用泥土砌成的土房,晾衣架上挂着几串从山上采来晒干的蘑菇。然而推门而入,迎面而来的却是孩子书桌上窄小却非常隆重的展览,左老师教孩子画的女士像也荣幸上墙,赫然在列,是否做老师的幸福就在推门的一瞬间呢?
再过十多天,今年红花尔基的第一场雪就会到来。甄祯老师的表达课给孩子们留了一项作业,他希望在红花尔基镇下第一场雪的时候,孩子们能认真地去看看每一片雪花的形状,听听风吹过樟子松林的声音,然后写信告诉红粉笔的老师们。
一位粉笔头如下说:“原本我们以为的贫穷就是饥饿,衣不遮体和没有房屋,然而通过这几天的支教,让我再一次感受到真正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缺少陪伴和关注。给孩子们多一些温暖和关心,让他们感受到爱,感受到温暖,做一个有爱、有感动、温暖善良的人,才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