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后会怎样?中外评级机构有话说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家俊辉 广州报道
2019-10-27 22:32

11月 26日下午,在“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上,一场以“中国金融开放和世界金融市场”为主题的研讨会召开。众多国内外金融领域专业人士参与其中,共同探讨中国金融开放和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金融开放的进程明显提速,其中就包括信用评级市场的开放。那么,这对国内外的信用评级机构意味着什么?

标准普尔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标普全球大中华区总裁金纪湘在参加本次研讨会时表示,标普信评正是借着中国金融开放扩大的东风进入中国市场。

“今年1月份,我们获准进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是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获此资格的外资信用评级机构。”金纪湘认为,这是中国金融开放进程中的一个突破性事件。

金纪湘表示,信用评级本身是金融市场中比较小但又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日趋成熟的资本市场,同时吸引更多国外金融投资者到中国,“标普信评以标普全球市场的标准为中国量身定制了评级体系、区分度和评级的差异。”

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李勇则坦言,信评行业虽然比较小众,但能够影响投资者的信心、资金的配置和流动、资金的定价,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的主权信用,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地重要象征。“中资评级机构在向标普、穆德和惠誉等世界评级机构学习的过程中,差距逐渐缩小。在中国评级市场对外开放的当下,外资机构进入将促进本土评级机构竞争力的提升。”

此外,他还表示,虽然现阶段中资评级机构规模比较小,国际化程度不高,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发展,“我们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家底,有能力走出去。”

对于“走出去”,李勇认为,可以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契机,建立区域性评级的合作组织和评级结果互认的制度,在亚洲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率先实现评级结果互认和评级机构的合作,或者是建立新的区域性组织。

此外,他提出评级行业对外开放的同时,对内也要开放。“评级牌照受管制,导致评级机构间的竞争水平低。要摆脱低水平竞争,需要引入新的或是高科技资金、技术和人才,以实现评级机构优胜劣汰。”

对于国内评级机构,李勇建议,要创立新包容性更强,更合理的评级思想;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改进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式。完善评级模型和风险预警模型,甚至实现作业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操作。

(编辑:韩瑞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