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改革2020年“大考”:城镇化下半场,这些地方红利最多!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陈洁 广州报道
2019-11-11 17:18

“花落谁家”?

距离2020年,城镇化目标阶段性“大考”,时间已经越来越近。

近日,广西发布《广西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若干规定》,从12月1日开始,广西将全面放开城镇落户条件,取消参保、居住年限、就业年限等落户限制。

广西积极放开城镇落户条件,有其背景:根据统计年鉴,2018年底,广西城镇化率为50.22%,低于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超过9个百分点。

11月11日,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城镇化率的提升,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推动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只需要将人简单的‘位移’,从农村到城市,立马带来GDP的巨大增长。”

而随着2020年城镇化“大考”临近,各地目前城镇化率的情况如何?哪些地方将享受城镇化更大的后发优势?

户籍改革“大考”

2020年即将到来,根据31省区市此前发布的规划,人口、城镇化率都有相应的目标。

目前,各地的目标完成情况如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比此前提出的目标,和2018年城镇化率情况后发现,一些地区已经提前达标,一些地方即将达标,还有一些地区则距离目标还比较远。

比如,2015年,西藏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快推进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力争到2020年西藏城镇化率达到30%以上,城镇常住新增人口达到28万左右,10至50万人的城镇达到3个,5至10万人的城镇达到2个,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70%。

不过,到2018年底,西藏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31.14%,超过此前提出的目标。

2017年,《天津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工作方案》公布,提出将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严格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增长,适度增加环城四区人口规模,引导扩大滨海新区、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区、宁河区、蓟州区落户人口增量。“十三五”期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4个百分点,到2020年天津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4%。

2018年,天津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3.15%,完成这一目标几乎没有悬念。

然而,有些地区完成目标可能颇为不容易。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20年,广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城镇化人口率分别达到54%和34.5%,新增城镇人口700万,600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

2017年,广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9.21%,比上年末提高1.13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1.23%,比上年末提高0.56个百分点。2018年,广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0.22%,比上年末提高1.01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1.72%,比上年末提高0.49个百分点。

如果按照这一提高速度,2020年广西恐怕无法完成目标。不过,放开落户限制之后,广西的城镇化率提升速度有可能加快。

“户籍放开对城镇化率提升,尤其是户籍城镇化率的提升,有一个很大的促进效应,因为本身就很多流动人口,实质上已经在城市里面就业,只是缺少一个身份。把落户限制放开,可能会吸引他在本地落户,同时他的家属也可能会跟着落户该地,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效应。但户籍放开,尤其是对于中小城市吸引人口来说,不是关键因素,还是得有就业机会。”孙不熟说。

值得注意的是,广西对于保障落户者的相应权利,有多条明确的规定。

比如,广西提出,对已在城镇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实行分类排序,按照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已经确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因户籍改变受到影响,可以继续享有农村“三权”合法权益。

城镇化红利“花落谁家”?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城镇化已进入下半场。2018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9.58%,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不过,我国各地的城镇化率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平衡。

查询统计年鉴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从31个省份的范围来看,上海的城镇化率最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88.10%。北京、天津次之,分别为86.50%和83.15%。

不过,如果从城市上看,我国城镇化率最高的城市是深圳。2018年,深圳的城镇化率达到99.75%。

孙不熟指出,一些城市的城市化率已经很高,确实缺乏进一步快速推动城镇化的动力。

数据显示,美国的城镇化率超过80%,日本超过90%,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而一些地区的城镇化率,还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率不足55%的省份包括:安徽,54.69%;河南,51.71%;广西,50.22%;四川,52.29%;贵州,47.52%;云南47.81%;西藏,31.14%;甘肃,47.69%;青海,54.47%;新疆,50.91%,一共十个省份。

孙不熟指出,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城镇化率还非常低,随着城镇化率的推动,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推动效应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说,一个农民在农村中的收入可能就2、3万元,他只要去城市,哪怕从事一些纯体力工作,比如扫地,收入都能翻两三倍。”

他指出,城镇化率的提升,一方面降低工业化的成本,另一方面降低城市的基础设施成本。此外,对当地的房地产也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但是,城镇化率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

“城镇化率的提高还是需要一些前置条件的。首先,基础设施要到位,比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是否都有?另外,城镇里面是否有制造业和产业?如果没有产业进驻,就没有那么多就业机会,人也不会往城市里面流动。”孙不熟说。

他指出,针对不同的地区,城镇化带来的红利是不一样的。一些处于高原地区的省份,修建铁路的成本很高,人口基数也不算大。“和这些省份相比,西南地区会好得多,人口基数大,消费市场大,产业进驻的吸引力也更大一些。加上西南地区的基础设施也不错,我比较看好这一地区。”

同时,孙不熟指出,城镇化率跟经济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互为因果。“一这个地方的工业化水平提高,城镇化率就自然提高。因此,提升城镇化率,要从多方面着手,关键是招商引资,特别是引入制造业,因为制造业才是解决就业的大户。”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