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稳增长政策需加力提效并灵活应对

刘学智2019-11-15 07:00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刘学智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0月份经济数据,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数据集体回落。近年来,宏观数据呈现出明显的季末上翘、下季初回落的特征,因此,10月数据回落可能是季节性现象,预计11月不会延续这么大幅度的放缓。但是,这些数据还是反映了,需求减弱和生产放缓的压力有所加大,经济增长仍有适度放缓压力,宏观政策应着力于逆周期调节和稳增长。

工业产值增速整体放缓,但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汽车类生产略有改善。

10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至4.7%,比上个月下降1.1个百分点,为年内次低。1-10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5.6%,三季度以来,工业生产弱于上半年,导致月度增速低于累计增速。

从先行指标来看,10月以来高频数据涨少跌多,与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较为吻合。高炉开工率回落,降到63.5%左右。工业品指数、煤炭价格指数、钢材价格指数等不同程度下降,工业生产状况整体偏弱。从之前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来看,10月制造业PMI比上个月下降0.5个百分点到49.3%,连续六个月在荣枯线以下,生产、订单、库存、价格等分项指数都在下降。结合工业生产和制造业景气指数来看,进入四季度以来,生产和需求走弱,年内可能难见经济回升。

分行业来看,10月采矿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回落都较明显,增速分别为3.9%和4.6%,比上个月下降4.2和1个百分点,是导致工业产值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受当月出口负增长(按美元计算)的影响,10月出口交货值增速从-0.7%下滑到-3.8%,与出口相关的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等增加值增速均有放缓。工业三大门类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增长相对较快,同比增长了6.6%,增速比上个月上升0.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比规模以上工业的整体增速快3.6个百分点,增长势头较好。

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量大幅负增长,对工业生产带来拖累,而近几个月出现了一些改善。受汽车限购政策放松的促进,以及执行国六排放标准后车企和经销商补库力度加大,汽车生产恢复性增长。10月汽车产量同比增长率为-2.1%,虽然仍然为负增长,但增速比上个月上升4.8个百分点,比6月上升了13.1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比上个月上升4.4个百分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前期新能源车产能过度扩张,10月新能源汽车生产了8.5万辆,同比增长率为-39.7%,出现大幅负增长。受低基数的影响,未来几个月汽车生产增速有望小幅正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两个月下降,但房地产投资高位放缓,制造业投资低位微升。

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到5.2%,比上个月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到4.4%,下降了0.3个百分点,表明内外需求不足导致投资预期减弱。近期重点企业钢材产量减少,钢材价格下降,整体投资状况有所走弱。分产业来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8%。第二产业投资减弱是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而第三产业投资增速相对较高。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2%,快于全部投资增速9个百分点,表明投资结构逐渐优化,投资质量持续提升。

房地产开发投资小幅放缓,但增速仍保持较高水平。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3%,比上个月下降0.3个百分点,增速仍然保持在两位数。当前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位运行是施工拉动,1-10月施工面积同比增长9%,前三季度建筑工程投资增长10.6%。而与未来房地产投资相关的数据表现不佳,1-10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减少16.3%,土地成交价款同比减少15.2%,降幅都较大。由于房企到位资金增速仍在下滑,土地储备大幅减少,预计未来房地产投资增速将延续放缓趋势,明年回落的幅度可能较大。

1-10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2.6%,比上个月上升0.1个百分点,呈低位微升态势。但制造业投资增速仍然较低,并未出现明显改善。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外需,对制造业预期的影响较明显。工业企业盈利下滑,前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只有-2.1%,导致工业企业自主扩大投资的积极性减弱。针对制造业的减税降负、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扩大内需等政策效果还没有完全显现。由于当前制造业投资增速较低,未来有望小幅上升,但投资预期可能难以根本改善。在打造制造强国的政策支持下,高技术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制造业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

基建投资增速短期回落,但稳基建力度进一步加大。

年初以来,大量基建项目出台,并提前下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但对拉动基建投资增速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基建投资增速掉头回落,增速低于预期,是影响本月投资增速的主要原因。1-10月基建投资(剔除电力、燃气、水供应等)增长4.2%,比上个月下降0.3个百分点,而全口径下的基建投资增速只有3.3%。今年专项债额度在三季度末已经发放完,对四季度基建投资支撑力度减弱,导致对当前基建投资的带动力度减弱。由于严控债务杠杆、防范地方债务风险,资金来源问题仍然制约了基建投资增长。债务压力导致地方政府不作为、不敢为,都对基建投资增长带来影响。

为了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促进基建投资回稳,稳基建的政策力度正在加大。1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降低部分基建项目资本金比例,允许发行权益型、股权型金融工具筹集资本金。按照要求,资本金最大下调比例为5%,部分项目资本金比例可低至15%。据测算,可减少资本金近6000亿元,可拉动基建投资增速5%以上。根据2015年下调部分基建项目资本金的比例的结果来看,随后相关基建领域的投资增速将明显回升。因此,随着政策支持基建融资的力度加大,未来基建投资增速有望逐渐回升。

由于年度基建投资额已经超过18万亿元,必须有更大的增量才能拉动基建增速上升,导致边际效用减弱,基建投资回升幅度可能有限。因此,依靠基建投资难以完全对冲制造业投资低位增长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的影响,明年整体投资增速可能难以显著回升。

消费增长放缓,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动能。

10月消费名义增速降到7.2%,比上个月下降0.6个百分点;而消费实际增速为4.9%,比上个月下降了0.9个百分点。由于CPI已经上升到3.8%,对名义消费增速有提升作用,导致剔除价格的实际消费增速与名义消费增速之间的差距扩大。

汽车类消费同比下降3.3%,依然是影响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剔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增长8.3%,相对较好,但仍比上个月下降了0.7个百分点。

消费增速回落可能和双11促销有一定关系,导致部分消费行为后移。主要消费产品中,化妆品类、家用电器、服装鞋帽等消费增速都有不同程度放缓。

1-10月消费累计同比增长8.1%,累计实际增速为6.3%,增速快于投资和出口,消费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动能。由于消费增速趋于下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可能减弱。

逆周期稳增长政策需加力提效并灵活应对。

面对经济放缓压力,宏观政策应着力于逆周期调节和稳增长。重点是为制造业减负,提升制造业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促进生产预期改善。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基调的同时,注重加强预调微调,发力稳增长仍有空间及必要。财政政策需要加力提效,2020年财政赤字额度可以适度提高,专项债发行规模可以适度扩大到3万亿元以上。有必要明确各级政府稳增长责任,加大考核力度,让积极政策落到实处。

价格是经济运行的风向标,近几个月,CPI持续上升、PPI则下降到负增长,物价结构性分化问题较明显。为此,调控政策需要灵活应对。一方面,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仍是需求不足的问题,需要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扩需求、稳增长力度。另一方面,考虑到食品通胀关系到民生问题,货币政策仍需要保持稳健基调,同时注重加强预调微调,防止过度释放流动性进一步抬升消费品价格。有关部门有必要防范结构性物价上涨,尤其是防控猪肉价格外溢效应带来牛羊肉、鸡鸭肉、水产品等肉类价格全面上涨。在猪肉生产短期内难以显著恢复的情况下,要加大替代肉品的供应,并扩大牛羊肉等各种肉类食品进口。

全年经济增速将落在目标区间。

10月数据显示当前需求减弱和生产放缓的压力有所加大,四季度经济增速可能难以加快,乐观预期是与三季度持平,或将略低于三季度。由于前三季度经济累计增长了6.2%,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可能在6.1%左右,能够完成年初制定的预期目标。

目前需求未见明显改善,明年经济增长可能会适度低于今年。预计明年贸易顺差可能收窄,净出口对经济增速的拉动作用将下降;房地产投资可能放缓,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而基建投资有望逐渐回升;消费增长相对稳健,增长潜力逐渐释放。

(作者:刘学智 编辑:欧阳觅剑)

刘学智

专家学者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