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画皮难画骨。有的能学,有的永远学不来。
不久前,步入千亿级规模的中梁控股完成了一次组织架构大调整:把12个区域集团收缩合并,成立六大区域。这是今年区域收缩的延续,降低人力成本、保持稳健运营是此次调整的主要目的。
近期,碧桂园也做出了组织架构调整。在区域,碧桂园把可研、策划、销管工作合并成“营销支持”,在项目,把策划、销管合并为“销售支持”。这轮调整源于去年下半年,目的在于打造精干总部,加大区域授权,强化销售导向。
由于实施区域下沉、奉行“高周转”,中梁被称为“小碧桂园”。但这轮调整,中梁并未与“师傅”完全保持一致。
在房地产界,模仿学习标杆房企的做法早已有之。2005年,时任万通控股董事长的冯仑就撰文《学习万科好榜样》。
后来,模仿之风盛行,龙湖、中海、碧桂园、万达等都成为业界学习的对象。在制定战略时,几乎每家中小房企都会选择大型房企“对标”。模仿内容也从产品、成本、营销等业务板块,深入到管理架构、运营模式等核心层面。
“房地产的财务模型很简单,大家都是根据市场变化做简单调整,而且很多路径都有迹可循。”某闽系房企高管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兰德咨询机构总裁宋延庆也认为,房地产业专利技术作为核心资源,模式清晰,方法“简单粗暴”,学起来比较容易。过去有不少企业通过学习标杆实现长足发展。
但房地产界毕竟只有一个万科。宋延庆指出,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房企靠简单模仿而实现“青出于蓝胜于蓝”。相反,失败的案例却屡见不鲜。比如,冯仑非但未能将万通做大做强,他自己还在2014年从万通彻底出局。
从形似到神似
“好学生”万科拥有最多的拥趸。荣盛发展、新城控股、旭辉、融侨都曾被称为“小万科”。市面上研究万科的书籍多如牛毛,万科位于深圳大梅沙的总部大楼,接待的同行是最多的。
除万科外,很多标杆房企都有各自的“粉丝”。比如,“小绿城”融侨,“小万达”中弘、宝龙,“小龙湖”莱蒙国际等。
万科也有“偶像”。王石曾对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推崇备至。早年间,万科每年组织高管赴日本考察。后来,实施轻资产的万科,一度对新加坡企业凯德颇为推崇。近年来,万科在资本运作方面,又被认为与美国资产管理机构黑石的模式颇为相似。
“房地产业务周期长,节点多,但模式相对简单。传统住宅地产无非是‘融资-拿地-开发-销售’。不动产运营相对复杂,但也跳不出‘投-融-管-退’的基本模式。”前述房企人士表示。
早年间,房地产企业之间的模仿,主要局限于个别业务板块,如中海的成本控制能力、龙湖的景观设计、绿城的产品、万达的商业地产运营。
但房地产是系统工程,产品标准化、人员素质、管理水平、供应商建设、营销体系等都互相影响。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学习逐渐深入到管理架构和运营模式等核心层面。
中梁地产之所以被称为“小碧桂园”,不仅因为其敢于在2016年和2017年避开调控,将业务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还因为其对高周转有着极致追求。
为实施全国扩张,中梁曾在内部提出了“456”模式,即“4个月开盘、5个月现金流回正、6个月资金第二次投入”,这与碧桂园的“高周转”模式如出一辙。此外,中梁成立了八大区域集团,这种组织架构也和碧桂园十分相似。
但也有东施效颦者。宋延庆回忆,有一家规模不足百亿的地方国资控股上市房企,曾对万科推崇备至。尽管规模不大,公司仍坚持实施“总部-区域-一线公司”的三级管控,而且学习万科设立四大区域。最终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效果。
榜样的力量
为了学到真本事,企业尝试过各种办法。前些年,安插间谍是较为常用的手段:通过应聘进入对方公司,几个月后,再带着成果归来。在这期间,间谍经常可以拿双份工资。
后来,高薪挖人成为主要手段。某猎头公司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行情好的时候,万科、中海、龙湖、万达等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至少都能被新东家开出“职位上升一级、工资翻倍”的待遇。
近年来,“成建制”地挖人成为主流。一些企业会将投资、营销、设计、采购等业务条线的人全部挖来,并委以重任。
从2000年开始,万科持续、大规模地从中海挖人,一年就挖了中海50多个骨干,这就是著名的“海盗计划”。此后,万科在成本管控、项目管理、工程质量把控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但万科也是重点挖角对象。近些年,从万科走出的职业经理人为数众多,几乎覆盖行业的半壁江山。王石曾说,“有人挖我跳槽,开价高到无法抗拒。”
以“学习标杆”为目的的人员流动,已成为业内人事变化的主要推手。而高级职业经理人的变动,往往意味着一个公司的基因可能发生变化。
2017年,碧桂园前CFO吴建斌、前联席总裁朱荣斌先后加盟阳光城。当时业界盛传,阳光城将会对标碧桂园。吴建斌后来对媒体表示,不愿意阳光城被称为“小碧桂园”。“如果说(阳光城)变成‘小中海’,我就比较认同。”因为公司的核心管理层主要还是中海的前员工。朱荣斌和吴建斌也都有在中海工作的经历。
由于“学习标杆”风气盛行,近年来,很多运营准则在标杆房企手中发扬光大,企业的运营模式也越来越趋同。
被奉为圭臬的高周转模式,并不是新鲜事物。宋延庆指出,十多年前,顺驰在快速扩张时,采用的就是高周转模式。但由于未能控制好节奏,加之楼市调控影响,顺驰资金链断裂,该模式也甚少被提及。
后来,万科提出“5986”的高周转策略,即“拿地5个月动工,9个月开盘,开盘第一个月去化80%,产品6成是普通住宅”。此举迅速引发效仿。近几年,碧桂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速,在三四线小城市实行“456”模式,即“4个月开盘,5个月资金为正,6个月回笼资金”。
跟投制度的盛行同样有迹可循。早前,浙、闽房企尝试让员工入股项目,并按照比例分红。这种以解决资金问题为初衷的办法称为“暗股”,与跟投制度有很多类似之处。
2012年,碧桂园推出跟投机制,对项目类型、跟投员工级别等,都做出了制度化安排,并命名为“成就共享”。2014年,碧桂园又推出“同心共享”的升级版。碧桂园的业绩正是在此期间实现飞跃式增长,跟投制度也迅速在业内推广开来。
成功与成仁
学习标杆令很多房企获得了长足发展。2012年以来,阳光城的三任总裁分别来自龙湖、万科、碧桂园,公司的管理制度、运营模式、营销体系都发生了变化。公司当时的规模不足200亿,如今正向2000亿迈进。
但并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平稳变革,“水土不服”颇为常见。
前述北京房企人士表示,有些公司把职业经理人挖来,但并未给予足够授权,从而导致其在工作中处处掣肘,变革也就无从谈起。
他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外来改革派”和“内部元老派”的矛盾很难避免。如果从不同公司引进职业经理人,还会出现多方矛盾。数年前,在某闽系房企的内部会议上,公司内两个不同“派系”的人甚至大打出手。
“每个房地产公司都是一个完整系统,公司的股权结构、老板风格,决定了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差异。”宋延庆说,生搬硬套的模仿很难成功。
2018年初,万科实施多起资产运作,有媒体问起“万科会不会成为黑石?”万科总裁祝九胜回复,“模仿别人是不会超越的”。
另外,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与城市化红利、人口流动大势密不可分,近些年,大型房企也多是因势而起。在外部环境变化后,成功案例很难复制。
来自江苏无锡的上市房企五洲国际,一度将主力产品定位为“四五线城市万达广场”。但公司的发展路径与万达大相径庭,不仅规模未能做大,近期还出现债务违约纠纷。另一家被称为“小万达”的中弘股份,则因经营不善,在去年黯然退市。
宋延庆指出,成功企业是在特定市场环境中产生的。“华夏幸福最早开启环京产城模式,但如果现在再在环京做产城,还会出现第二个华夏幸福吗?万达最早开启现金流滚资产模式,但如果现在再布局商业综合体,还会出现第二个万达吗?”
他表示,大凡学习效仿的,在房地产业,绝不可能超过“师傅”。另外,在被学习和效仿时,“师傅”核心竞争力也不断更新迭代。
“行业内99%的企业都学过万科,但大部分还是老样子,甚至距离越拉越大。”宋延庆说,房地产市场的分化越来越严重,即使努力学习,赶超的难度也在加大。但如果能取其所长结合公司实际,仍然可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
(编辑:陆宇)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