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乍暖还寒 B站以“最大投入”加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贺泓源 上海报道
2019-11-18 18:34

“在行业内有这样闭环的公司很少,极其地少。”

B站加注国产动画。

“国产动画会是在我们专业视频领域投入最大的,在之后几年内也将是投入最大的(内容品类)。”11月17日晚,B站副董事长兼COO 李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事实上,B站确实在加码国产动画。在当天举行的B站国创动画作品发布会上,其推出40部动画作品新内容,包含27部新作。《三体》动画、《天官赐福》、《我为歌狂2》、《火凤燎原》、《凡人修仙传》等大IP,在发布会上一一登场。此外,B站还确认,《三体》动画确定将于2021年正式上线,《罗小黑战记》由年更变为周更。

鲜明对比

“在B 站,今年国创区的 MAU 首次超过番剧区,成为 B 站第一大专业内容品类。 国创区总播放时长破 3 亿小时,同比去年增长 125%。 B 站国创作品供应量也首度追平番剧区。今年我们上线了 104 部国创作品,引入日本番剧约 110 部,国产原创动画已经在供应上不输于番剧。 国创也成为 B 站今年新增用户最感兴趣的专业内容,超过了纪录片、电影、电视剧等品类。B 站新增用户大多属于年轻群体以及内陆地区, 这证明,在中国的纵深市场当中,国创对新用户的吸引力极大。付费看优质国创成为常态,这形成了一个健康市场的基石。 2019 年,有 73 部作品参与付费观看,同比去年增长接近3倍。截至今天,我们参与和投资出品 88 部国创作品。”李旎在发布会演讲中透露。

此外,李旎还认为,到 2026 年,动画本身将成为整个娱乐产业的主流。“在2020年,中国的80后将进入40岁,00后进入 20 岁,他们都是看动画长大的。 随着受众的年龄增长,逐渐成为社会主流。这意味着,动画这个内容形态,开始真正成长为全民的需求。所以我们称,2020 年是全民动画元年。 以过去的观察为基础,我们对下一个十年做出三个预言。到2022年,国创产量和数量将数倍于日本番剧,成为动画市场、电影市场的主流。到 2026 年,动画本身将成为整个娱乐产业的主流。 随着互动视频、VR 技术、5G 技术的发展。动画与真人影视、游戏、社交娱乐的边界会彻底模糊。 到 2030 年,我们认为中国原创动画将走向世界,领先于世界,流行于世界。我认为这一天并不用等到2030年,它会很快到来。 ”

李旎的预测,与业内目前生存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多位动画导演及文娱产业投资人向2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承,项目融资难依旧,“《哪吒》爆红,对于动画电影有帮助,但目前来看,更像阶段性的现象,长远推动不明显。融资苦难依旧。”有导演称。

这体现在名校毕业生走向上。“今年班上同学大概只有一半在做动画,另一半去了游戏行业,少量去做了编剧、制片。”在此前调查中,中国传媒大学2019届动画专业(三维动画与特效方向)一位毕业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随着离开学校的年限增长,这个比例还会不断下降,前几届毕业生里还能在动画行业里的只占20%左右。”另一位同学补充。

动画制片人蹇单也透露,在他毕业那一届,整个年级75个人动画专业,现在留下来做动画的,15-20个左右。蹇单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他所负责的项目《阿莉塔的睡前故事》,获得了B站小宇宙新星计划金奖。

李旎并不否认这一状况。她认为,原创能力和原创人才稀缺、动画的少儿和青少年传统定位并不能满足全民化需求、以海外风格为主要创作取向,远远不能满足国内主流消费者需求,是动画产业主要问题。

商业潜力

一定程度上,行业问题构成了B站加码国产动画逻辑。“我们搭建的国创整个产业链已经成熟了。B站生态产业链比较完整,无论是广播剧、漫画、会员购、游戏,包括直播、线下活动,这些都是围绕动画IP做全产业衍生的链条。无论是IP、内容嫁接到B站,都可以比较完整地实现IP链条的闭环。在行业内有这样闭环的公司很少,极其地少。”李旎称。

另一头,打通动画全产业链的B站,在变现上有着潜力。此前,B站宣布,2020年,将向所有品牌合作伙伴开放生态,其中就包括14部国产动画,包括《三体》、《灵笼》、《天官赐福》、《镇魂街 第二季》、《请吃红小豆吧!第三季》。“品牌商反馈很积极。”李旎表示。

动画变现另一端在于游戏。B站CFO樊欣在8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游戏收入最终将占到B站总收入的50%”。有动漫专业教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游戏与动漫,一体两面,距离非常近。他自己也在两个行业多有涉足。

此外, B 站近期重心在于继续提升MAU。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强调,加强对用户增长的投入,是目前B站重心。

这与商业化相关。中信证券研报认为 ,当 B 站用户规模低于 2 亿 MAU 时,其商业化能力必然受到掣肘,寄希望于 MAU1亿左右的平台大幅货币化并不现实。并认为,当B站用户规模在2021年突破 2 亿 MAU水平,有望实现广告业务加速发展,这是盈利关键。“复盘新浪微博商业化进程,我们发现微博的广告营收规模与 MAU 高度相关。自 2015 年微博用户规模(MAU)超过 2 亿后,微博营收增速明显加快。”中信证券分析师在研报中表示。

8月末发布的二季报显示,当期,B站总净营收人民币15.377亿元(约合2.24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0%,超出分析师预期。净亏损为人民币3.150亿元(约合459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的净亏损人民币7030万元相比有所扩大,非美国会计通用准则(Non-GAAP)下净亏损为2.6亿元人民币。同期,B站月活用户1.1亿,同比增长30%。其中,移动端月活用户9620万,同比增长35%。

以“最大投入”加码相对冷门的国产动画,能够多大程度提升B 站日益重要的 MAU,成为外界关注焦点。“此前,我们在今年预计的MAU是1.1亿到1.2亿(人次),而我们目前认为,到今年第四季度,我们的MAU可以达到1.3亿。以及我们之前也提到,MAU在未来三年内可以达到1.5亿,也就是到2021年,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个目标提升到2.2亿。这个数据,是在用户质量不变的基础上,来实现的。不是为了追求数字而获取用户,而是自然地发挥我们内容生态的能力去实现。 ”陈睿称。

(编辑: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