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拍贷升级为信也科技 全面转向金融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 谢水旺,张馨文 上海报道
2019-11-21 07:00

在P2P网贷行业退出的大背景下,成立于2007年的拍拍贷,经过十二年的前行,主战场全面转向金融科技。

此举并不突然和意外,但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作为行业头部平台,拍拍贷是中国最早的P2P之一,成立十年后,于2017年登陆美国纽交所。

11月19日,拍拍贷(NYSE:PPDF)宣布,正式升级为信也科技集团,英文名称为FinVolution Group,升级后的集团旗下包括:针对服务和赋能的金融科技业务板块,面向海外业务拓展的国际业务板块,以及关注未来科技发展的科技生态孵化业务板块。

“此次品牌升级是集团业务自然演化的结果,也意味着集团的主战场已经全面转向金融科技,未来将继续全面向持牌金融机构开放。”11月18日,信也科技联席CEO章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P2P业务跟信也科技关系不大了,未来半年,将有序实现P2P业务清零,有信心完成本息兑付。截至2019年10月31日,拍拍贷借贷余额92.51亿元。

用科技做金融的链接器

“成立12年以来,拍拍贷坚持线上小额信贷中介服务,在获客、风险管理、客户运营、贷后管理等各环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科技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线上零售信贷方面,一些中小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机构较为欠缺经验和科技能力,存在痛点。”章峰表示。

章峰进一步称,信也科技积极响应政策,从P2P模式转为开放平台模式,即从连接有借款需求的个人、小微客户和个人出借人,转变成连接有借款需求的个人、小微用户和持牌金融机构,信也科技将服务持牌金融机构和借款人。最后,还希望能够赋能持牌金融机构,输出经验和科技能力,帮助他们更好服务自身客户。

信也科技的金融科技业务包含金融科技服务和金融科技赋能两大类业务,金融科技服务则包含场景消费金融、小微金融以及机构伙伴合作等业务,意在连接B端与C端;金融科技赋能主要是toB科技输出业务,赋能B端。

金融科技服务主要体现在机构伙伴合作方面,近年来,拍拍贷等多家平台都在尝试转型。拍拍贷2019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披露,机构合作伙伴通过平台完成的成交金额占总撮合额的比例,已从2018年第四季度的20.4%上升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75.1%。而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以后平台所有撮合额均来自机构。

在toB科技输出业务方面,信也科技目前已经分别与20余家银行、消金、信托的合作伙伴进行了业务落地,输出包括风险评级模型、BI数据报表解决方案、明镜反欺诈平台等技术和整套消费信贷解决方案,深度帮助传统金融机构进行线上化、数字化的消费金融业务发展。

“这是一个纯粹toB的业务,既可以进行单个模块或产品化的合作,也可以是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助力中小持牌金融机构零售信贷互联网化。信也科技作为一家咨询机构或系统实施方,一旦产品或系统落地,知识产权都属于该合作机构,信也科技则从中收取相应服务费。”章峰介绍称。

其实,服务中小金融机构,做技术输出,已有一些机构试水,且深耕多年。对此,章峰表示,优势在于信也科技专注细分赛道,针对C端和小微客户的小额信贷需求(额度在五千元至三万元之间),专注会使得投入更加精准,更有优势。

章峰认为,金融科技服务和金融科技赋能业务相辅相成,齐头并进,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进军东南亚,投资孵化新产品

除了金融科技业务板块,信也科技还将开拓国际业务板块和科技生态孵化业务板块。

据信也科技材料,国际化业务主要是基于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业务探索。目前信也科技在这些国家已经取得了开展业务的相关资质,且发展迅速,目前团队超过两百人,平台数百万注册用户,累计成交额近4亿元。

“国际化业务还在初步探索阶段,虽然目前已经过了流量红利的阶段,现在更加考验平台深耕行业的能力。这块业务也是服务和赋能中小金融机构,都会积极尝试落地,只不过是在东南亚市场。”章峰表示。

信也科技的科技生态孵化业务则是以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眼光不断投资、孵化新的技术与产品,助力金融科技生态不断完善。据了解,信也科技已在保险科技、企业服务、大数据等细分领域近20个项目累计投资数亿元。

对标金融领域“亚马逊”

“我们希望成为金融领域的亚马逊。”章峰表示,因为亚马逊的发展路径和信也科技有很多相似性,具有非常强烈的参考意义。

“亚马逊一开始只卖书,进而拓展品类,再从自营转向开放平台模式,成为第三方平台。基于此,亚马逊积累了运营能力、物流能力,再把核心的科技能力开放,形成业务,包括云服务等。我们也是相似的路径,经过12年的发展,沉淀了一些核心能力,可以形成业务,独立出来服务B端客户。”章峰进一步说。

对于P2P网贷行业监管,11月3日,监管方面曾表态,下一步工作要坚定以退出为主要方向,压实股东、平台的责任,推动大多数机构良性退出,有计划、分步骤限期停止业务增量。支持机构平稳转型,引导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有良好金融科技基础和一定股东实力的机构转型为小贷公司。对于极少数具有较强资本实力、满足监管要求的机构,可以申请改制为消费金融公司或其他持牌金融机构。

“具体的政策还没出来,我们肯定是积极响应监管的指导,不管是小贷还是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机构,都会积极争取。除了对外输出技术,也会适当做些自营业务。”章峰透露。

(编辑:李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