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州银行程杰:“双模驱动”、提高经营效率应对国有大行下沉小微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杨志锦 北京报道
2019-11-21 16:28

“32年来,稠州银行一直致力于做小微企业和小微商户的成长创业伙伴,小微业务一直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最近的两年,全国性商业银行以基准利率甚至更低的价格进入小微市场,是金融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挑战之一,我们面临的冲击比较大。当然顺应金融服务实体、金融服务人民生活的要求,我们唯有错位经营深耕细作,才能在挑战中抓住机遇。”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副行长、首席信息官程杰11月19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四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金融供给侧改革下的中小银行转型与发展主题论坛上表示。

在此背景下,中小银行如何与国有大行错位竞争?程杰总结了应对的方式:

一是依靠“双模驱动”。一方面是将线上线下,科技和地缘经济、地缘信贷模式结合起来。“中小行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当地深耕多年,有良好的地缘信贷经验和地域团队,这是中小银行建立客户关系、维护客户关系的良好渠道和基础。”

二是大力依托金融科技转型经营模式。中小银行“船小好掉头”,转型更快,更灵活。“现在我们在大力践行数字化转型,所有针对小微的产品几乎全部在线上化改造。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产品线上化,服务场景化,数据资产化,决策数字化和流程敏捷化。当然,通过线上方式并不是要解决所有的小微贷款信用风险,而是降低损耗、提高效率,让资产负债结构更健康,让金融服务模式更多样,让普惠金融可得易得,最终让我们银行变得小而美。”程杰表示。

在外部挑战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稠州银行2019年小微企业贷款占比42.71%,较年初增加24%。发放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0.36个百分点,两增两控不良率控制在1.35%。其具体做法主要如下:

第一,紧跟国家政策,坚持战略定力。全行上下,明确面向零售,面向小微的战略原则,并落实在全行的授信、风控、考核的各个层面。

例如:稠州银行在小微贷款的发放上,全行小微贷款的发放不受规模的限制,甚至提高激励的水平。稠州银行内容部对小微贷款的FTP考核、风险容忍度等都制定了导向性明确的政策,积极地引导全行上下大力发展小微贷款。

第二,模式创新,让普惠到企业。稠州银行充分利用国家专项扶植政策和行内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来降低小微贷款对客利率。2019年以来,为更好地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小微领域、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在监管部门的支持下,稠州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合作开展了小微转贷款业务,有效的支持了小微实体企业,转贷款的利率逼比同期其他小微贷款利率下降了一个百分点,企业真正得到了实惠的金融支持。

“今年我们和浙江省国开行做了30亿定向小微转贷款产品,直接受惠3000多个客户,切实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供了更多解决实践”程杰表示。

第三,加强科技赋能,提高普惠可得性。 “我们利用新的技术、新的方案,实现跑村+跑街+跑数。目前我们有多款针对小微的产品完全可以实现线上放款,使得小微产品的服务变快、发放贷款变快。我们跟浙江省金融服务平台对接,我们跟义乌的商城征信对接,让更多客户足不出户得到金融服务,也让我们的客户经理更加真实掌握小微企业的‘三流’数据,降低了信用风险。”

第四,产品创新,跟小微企业一起成长。程杰介绍,一般小微企业有3-5年的成长周期,稠州银行通过产品创新推出多种贷款模式,实现短期内小微企业只需要还息,如果经营状况良好、所有的监测数据良好,到了一定期限之后可以对小微企业无本续贷。

“在小企业最需要的环节提供金融服务和供给,才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最有力践行。”程杰说。

官网显示,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初创于1987年,2005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6年由地方城市信用社改建为商业银行。截至2018年末,该行注册资本35亿元,并在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重庆、四川、江西、云南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及村镇银行网点192家,其中分行及管理部14家,发起设立了浙江稠州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及9家村镇银行。

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稠州银行总资产2129.02亿,营业收入49.27亿,净利润15.10亿。

(编辑: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