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营商环境好坏中小企业说了算,中国有三处长项和三块短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夏旭田 北京报道
2019-11-23 17:37

11月23日,在优化营商环境高级别国际研讨会“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平行论坛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发表演讲称,营商环境好坏的评估,应该是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说了算。

他认为,分析世行中国营商环境改进的情况可以发现,中国有三处长项,即创业环境、供电、合同执行。同时,中国也有三块短板:信贷、税收、破产制度。

在他看来,未来中国在基础产业及服务业放宽准入、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图:刘世锦在论坛上发言 21世纪经济报道 夏旭田拍摄

刘世锦指出,按照世行的评价标准,中国营商环境近几年来一直在上升。在他看来,大企业一般都会受到各地的优待,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得看当地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感受,中小企业的活跃与发展才是最明显的、具有可观察性和可衡量性的直观指标。

通过分析今年世行发布的关于中国营商环境改进的报告,并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刘世锦认为,中国的营商环境比较突出的有三条:

第一条是创业环境不错,在全世界排在靠前的位置;

第二条是供电,电力用起来很方便,成本也不高;

第三条是合同执行情况,过去大家对此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中国法治环境不太健全,合同有效执行可能存在问题,但从世行的评估来看还不错,排名并不低。

同时,刘世锦指出,中国营商环境也有突出的三块短板。

第一块短板是信贷,特别是信用的获取情况得分比较低。

“最近全国政协正在做一个调研,关于小微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状况,经过调研我们发现这个问题确实是存在的,而且相当普遍。”

刘世锦表示,去年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之后,民营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情况有所改进,但基本的问题仍然存在。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体系主要是给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传统业务服务的,真正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服务的机构、能力以及金融产品都很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需要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如何评估风险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中国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的专业能力是比较差的。

第二块短板是税收,单个纳税这一项中国的排名不是那么高,但中国企业上交的“五险一金”的负担从国际范围来看是比较高的。最近两年中国加大力度为企业减税降费,这方面有一定的进展,“五险一金”的下降是很实际的降低企业负担的一项措施。近年来中国正讨论如何将国有资本以更大的力度、更大的份额转入社保基金,最近国务院在这方面也正在进一步采取措施。

第三块得分比较低的短板是企业破产,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整个市场处于一轮大的出清的过程,有些企业比较困难,日子不太好过,相当一批企业是要出局的。

“有企业要退出就涉及到破产的程序,我们在这方面有短板。而且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现在事实上存在的不公平竞争情况,有可能存在‘劣不能退、优不能胜’。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有一个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期,一方面要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又不愿意结构性阵痛,这是不可能的,破产退出这套程序需要进一步健全。”

在刘世锦看来,中国的营商环境概念比世行要更宽泛,下一步改善整个营商环境,特别是在放宽准入和鼓励公平竞争方面中国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他表示,未来这方面的改进有三个重点。

第一点是基础产业怎么放宽准入,包括石油、天然气、通讯、铁路、金融等领域,如果这些行业放宽准入,增加竞争,就能降低基础性成本,这不仅对制造业有利,对服务业有利,对全社会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是有利的。

第二点是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流转,这对中国下一步发展,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大都市圈的发展非常重要。

第三点是服务业进一步放宽准入,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娱乐、体育等领域,还有一些可以放开但还没有放开的地方,这一方面是对外资要放开,对外资放开的同时,对内资也得放开。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