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主要10城近九年人口变迁:上海常住人口增量超500万,合肥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增速最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卢常乐,何成路 上海报道
2019-11-30 16:49

个别城市的二三产业从业人口增幅差距较大,需防范产业避实击虚、产业空心化的趋势。

近日,国务院发布通知将于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此背景下,作为人口重要吸纳地的长三角地区,近年来的人口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呢?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特选取了10个长三角主要城市,来研究其近九年来人口总量以及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变化,试图反应其整体的人口变迁情况。

数据分析显示,近九年来,上海作为长三角的中心枢纽,是吸纳人口的核心地区,常住人口增量超过500万。第二梯队的合肥、杭州、苏州,均吸纳人口超过百万,合肥更是达到了将近300万的人口增量。

与此同时,通过分析还发现,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引就业人口的“蓄水池”。数据显示,上海、杭州、合肥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量超百万,同时多地也出现了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负增长的情况。究其原因,或与其近年来互联网行业、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紧密相关。

上海常住人口出现波动

从常住人口的增量上看,上述城市可以分成四个档次:上海人口增量超过500万;合肥、杭州、苏州人口增量超过100万;南京、宁波人口增量为50万-100万之间;无锡、南通、常州、徐州人口增量不足50万。

长三角主要10城近九年常住人口变化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年鉴

在选取的城市中,上海近九年来人口增量最多,达到502.46万人,作为长三角的中心枢纽,上海吸引人口的实力毋庸置疑,但是常住人口数量近几年处于波动状态。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 年末,上海常住人口比上一年下降了10.41 万,这是1978 年以来首次下降。2016 年末,上海常住人口再次回升,比上一年末增加了4.43 万。2017 年末比上一年末再次下降,下降人数为1.37 万,2018 年末再次上升,增加人数为5.45 万。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上海常住人口数据的波动背后反应了人口流动的变化,2017 年底上海外来常住人口972.69 万,比上年末减少7.52 万。然而到了2018 年末,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为976.21 万,再次出现回升。这也意味着在上海市2400多万的常住人口中有4成以上都是外来人口,巨大的人口规模也带来了大量的居住需求,但是在高房价以及限购政策影响下,对流动人口的挤出效应也开始凸显;与此同时,上海近年产业结构的变化,加速了低端制造业和产业从业人员的返乡,同时上海加强了对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引进,在此双重影响下,使得上海近年来常住人口出现了波动的特征。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年鉴

值得关注的是,从近九年长三角主要10城的常住人口增幅来看,安徽合肥人口增幅最高达到58.6%。

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中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的合肥近年来发展迅猛,今年前三季度的GDP总量位于长三角第八位,增速高达11.7%,在前十位城市中位于榜首,经济的强势崛起成为吸引人口流入的巨大“磁石”。

但值得注意的是,安徽省内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导致一部分地级市人口流出,其中安徽是苏州省外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近年来安徽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合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高铁“米”字型网络,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为人才流入提供条件,但同时也因为临近江浙沪地区,受其“虹吸效应”影响,省内流出人口在江浙沪比例较高,因此如何留住人才,安徽也面临不小的考验。

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幅差距明显

从长三角主要10城近九年的从业人口变化情况来看,第二产业吸引就业明显低于第三产业。

体现在具体城市中,杭州、南京、无锡、常州、徐州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均为负增长,而上海、南通增长幅度也小于3%;反观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增速统计,上海增速超过50%,合肥更是达到122.5%,杭州、南京、无锡、常州、徐州的增速均超过20%。

长三角主要10城近九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年鉴

长三角主要10城近九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口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年鉴

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增幅负增长的城市中,南京和杭州较为突出,近九年来分别共减少了22.59和21.23万人,第三产业则增加了80.69和162.86万人,其中杭州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数更是位列上述榜单的第二名,这也与杭州近年来主打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发展有关。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杭州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356亿元,增长15.0%,占GDP的24.8%。

在当前长三角的从业人口结构中,可以明显看出“偏三轻二”的从业人口变化趋势,但也有例外,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变化表中,分析师注意到仅有南通呈现了负增长,这或许与南通作为闻名全国的“建筑之乡”,建筑业就业比重居高不下有关。

2017年,南通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209.7万人,其中建筑业就业人员128.1万人,占比高达61.1%,比2016年提高3个百分点,但是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比重过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就业人员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同时,城市化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2017年南通市城镇化率66.0%,居全省第7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不高影响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以及产业整体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认为,近年来第三产业已成为长三角主要核心城市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力军”,反应了当前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与转型正不断加速的整体趋势。与此同时,个别城市的二三产业从业人口增幅差距较大,需防范产业避实就虚、产业空心化的趋势,主动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以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耿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