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业不振,让珠宝企业周大福迎来了“至暗”时刻。
11月28日,周大福发布的财报显示,2020财年上半年(截至2019年9月30日)营收为295.33亿港元,同比下跌0.6%,其中香港及澳门地区的营收下跌20.3%,而中国内地营业额则增长12%。但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5.33亿港元,同比下滑20.8%。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六个月,虽然中国内地市场仍保持增长势头,但周大福的增长已到瓶颈, 2020财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同店销售仅增长1.8%,增速持续放缓。
实际上,自2014年以来,周大福珠宝的业绩就开始走下坡路,2018年上半年有所缓解,但增长势头未能延续。
如今,已经有超90年历史的周大福,在业绩增长压力下,正试图依靠加快拓展内地下沉市场,以及笼络年轻消费群体来挽回颓势。
1
渗透三四线城市
周大福的产品线品类齐全,价格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很早就实现了对低中高各消费阶层的覆盖。自1998年在北京开出第一家门店以来,周大福对中国内地市场的依赖日益增加,至今拥有3338家内地零售门店,在2020财年上半年,内地市场为周大福贡献了68.5%的营收。
Euromonitor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内地的珠宝行业规模已达到110亿美元,超过欧美市场。但人均珠宝消费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消费潜力巨大。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周大福的扩张模式偏保守,坚持“50%自营店+23%加盟店+27%合营店”的格局,严格控制加盟店的比例。
但内地一二线城市市场已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周大福进一步“放权”,以加盟模方式快速进入下沉市场。
2018年4月,周大福提出新城镇计划,此后五年将在中国内地的新城镇,开设不少于1000家店铺。
2020财年上半年,周大福在中国内地净开设333家门店,97.6%的净开店为加盟店,且过半位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这一策略为周大福带来了增长红利,在2020财年上半年,四线及其他城市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近20%,高于一线城市6.7%的增速。
对此,周大福珠宝集团执行董事陈世昌表示,“在江浙一带,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人均可支付收入很高,分店每年可以带来过百万的收入,我们有信心将来很多新城镇会富裕起来,并进入四五线城市市场。”
2019年5月,周大福进一步实行“省代政策”,即新城镇项目的省级代理商,经品牌授权,在指定省份的部分地区按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标准发展加盟店,计划2019年全年在中国內地新开500家门店。
两个月前,陈世昌还出席了江西省特许加盟代理商授权发布会并表示,对于周大福而言,新城镇具有长远的发展潜力,开放省代模式,能提升品牌的市场份额。
2
抓住年轻客群
周大福寄予厚望的另一个增长动力来自年轻人市场。过去,传统珠宝产品多主打婚嫁市场,与年轻群体存在距离感,随着“悦己型消费”走俏,珠宝业年轻化成为大势所趋。
2018年年底,陈世昌曾表达过对年轻人市场的看法,“我们一直想突破买卖关系,让消费自己来选,买到他喜欢的东西。90后、00后是很标新立异的,也许你的产品很漂亮,但未必是他想要的。”
为了向年轻一代靠拢,周大福一改过去 “老气横秋”的形象。比如,在部分一二线城市店铺加入了一些创新科技应用,改善用户体验。
一个月前,周大福在部分门店推出珠宝无人售卖机,只需用微信扫一扫屏幕上方的二维码即可打开柜门,试戴黄金饰品。
另外,在产品方面,周大福推出了MONOLOGUE和SOINLOVE两大新品牌,以MONOLOGUE为例,其主打音乐元素,门店规模小而精致,饰品风格更为时尚、潮流,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展示需求。
在营销上也更贴合年轻人,一方面,发力短视频营销,走进年轻人的社交圈。2019年初,周大福主打古法黄金工艺的“传承”系列,一度在抖音、小红书上刷屏。周大福在财报中表示,受传承系列等产品热销带动,公司产品平均售价上涨25.5%。
另一方面,周大福大玩跨界,与迪士尼、Hello Kitty、同道大叔、迪士尼冰雪奇缘等知名IP合作,推出联名首饰,抢占年轻市场。
不过,从业绩上看,不少合作尝试效果平平。比如,周大福与可口可乐合作推出的系列瓶盖首饰,价格从1328元至4368元不等,在其官方天猫旗舰店上,在12款联名产品中,销量最高的产品只有26笔,其余大多为0笔。
周大福的改革创新之路,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