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分化加剧:长三角一体化中的苏州楼市样本
苏州11月成交总体下跌,各区分化严重。
今年7月份限购升级之后,苏州楼市经历了几个月观望缓冲期,各区域成交分化加剧。来自上海链家数据显示,11月份苏州一手房成交6790套,相比10月份成交6851套、9月份成交7238套,呈现下降趋势。来自另一家第三方机构的数据也显示,刚过去的11月,苏州一手房成交6674套,环比下跌3.58%。
但从区域成交看,相城区、工业园区、吴江区的一手房成交套数环比是上涨的,其中工业园区成交套数环比上涨78.48%,成交面积环比上涨68.89%;老城区姑苏区的成交套数却出现环比大幅下滑233.15%,成交面积也相应环比下降174.76%。7月限购加码前销售向好的吴中区、高新区成交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苏州有项目即将开盘的一家千亿房企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因为区位环境与供应量偏少,苏州工业园区一直是上涨趋势。长三角一体化赋予了环沪多个城市的消费承接力,但由于各地政策、规划等变化,房企去化压力并没有明显改善。这导致同一个城市不同区域的成交量、价格分化也越来越明显。甚至同一个区域的项目由于土地成本不一样,价格与去化率也出现较大差异。
11月份苏州成交轻微下滑,放到行业大环境来看有迹可循。中指数据显示,2019 年 10 月监测的主要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降 4.07%,超半数城市环比下降。截至 2019 年 10 月末,中指监测的主要城市库存总量环比下降 0.1%,环比上升的城市中,杭州升幅较大,达12.61%,上海、苏州升幅均超 5%。 截至今年10月底,苏州存量住宅套数最多的区域为吴江区,多达 12310 套,占比 32.68%。
记者电话咨询苏州多个项目了解到,不少将于12月或者明年上半年开盘的项目,都在争取上调备案价,而由于当初拿地成本的差异化,导致在售项目价格也出现明显分化。从10月份成交情况来看,不少项目首次开盘去化率低于50%。吴中区太湖新城近两年推出的新盘较少,因此最近即将入市的几个新盘积攒了不少客户。正荣金辉江南沄著尚未正式开盘,但销售人员表示价格预期不会低,而在同一个区域的富力合景天鹅港华庭由于区位优势,据现场销售人员透露,该项目115平方米、129平方米的小三房户型“基本抢不到”,且对客户付款条件要求较高。而同一个区域拿地较早的一些项目,相比前述几个3万元/平方米以上的价格优惠不少,如阳光城檀悦均价在2.7万元/平方米左右;旭辉都会上品花园在2.5万元-2.6万元/平方米左右。
对此,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宏伟指出,年底企业资金面紧张,同时为了冲销售目标,为明年预留空间,一般不会主动上调房价。苏州房价均价所反映的结构性问题很明显,且目前只是备案价格有点松动导致的结构性问题,个案价格没有上涨。比如同一个楼盘,在不同时间段推出的产品由于楼层、朝向等因素影响,会出现价格差异,但并不能说明该项目均价上涨或下跌了。
(编辑: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