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办企业为何连连违约?哈工大、中科命运解剖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19-12-05

AAA评级的北大方正公告20亿超短融违约的消息,再度引发了2019年信用市场的焦虑情绪和激烈讨论。

事实上,早在2018年年中,21世纪经济报道曾独家报道《新华富时项目处置未决 再出还款方案 哈工大集团又爆违约》,随后哈工大就频繁曝出违约消息,在2018年底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其持有的厦门国际银行8000万股股份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被拍卖。

此外,去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旗下的中科建设等公司主体也是债务危机重重,大规模债务违约,频繁被起诉,多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21世纪经济报道曾报道,中科建设总经理顾玮国在会上称,2018年12月该公司进行了初步资产和债务登记,总资产规模为715亿元,总负债金额为56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8%。

这些背景雄厚的校办类企业为何频繁出现问题?事实上,进一步分析可发现,这些企业曝出的具体问题中,有诸多共同点:管理混乱,多元化扩张下子公司众多,权责归属不明确,股权关系也不清晰。

中科系之所以经营混乱陷入债务泥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多元化和子公司众多,关系错综负责,内部治理混乱。2016年就开始打算从全民所有制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制的中科建设,当时就开始清产核资,但是21世纪经济报道从债权人和接近中科建设人士处均了解到,由于分、子公司各自为政不配合,至今此项工作仍未结束。

有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校办企业问题很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资产的权属关系和企业内部治理体系很混乱,一个人决策一条线,内部还养着一堆“吃闲饭”的,好资产都被往外挪。

事实上,校企的改革方案也早已启动。2018年5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对高校所属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对高校所属企业进行全面清理规范,理清产权和责任关系,分类实施改革工作,促进高校集中精力办学、实现内涵式发展。 

2019年以来,校企改革开始提速,按照关、停、并、转、留等不同方式加快了改革步伐。今年,大量校企上市公司集中公告实控人变更或者高校平台减持,据推断,按照教育部文件和高校细则,在2019年内,所有先行试点的高校企业均要完成改革。

 

 

 

(作者:方海平 编辑: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