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航规模瓶颈即将到来 运力出售模式或将风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高江虹 昆明
2019-12-06 18:27

“一般认为是1000架飞机是航空业的规模点,航司拥有超过1000架飞机后,如果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能相应提高,带来的往往是规模不经济。”12月6日,民航资深人士王志永在中国民航支线航空论坛上表示,目前三大航空集团机队规模很快接近规模瓶颈,倘若模式再不创新,或将越大越不经济。

王志永认为国内可借鉴美国航空业经验,推行运力购买协议模式,通过运力购买方式来发展广阔的支线市场,而自身的运力则集中于发展干线和国际市场。目前国内尚无运力出售公司,他提议三大航成立运力出售公司带动支线市场发展。

据三大航2019年的半年报数据,三大航的机队规模已经接近1000架。其中国航已有飞机676架,东航运营 719 架飞机,南航机队规模达到849架。

“中国民航发展速度这么快,大家可以估计三年到五年之后,三大航的飞机都会突破1千架,在接近和突破1千架之后,生产组织方式要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就值得探讨。”王志永认为,过去这些年因经济发展带动国内民航业获得大发展,各航司不停地买飞机,运力上去了,航司的规模迅速扩大,航线网络也不断扩张,但管理水平尚比较粗放。如果在规模效应达到临界点时,尚无新的管理和技术加持,就会陷入规模陷阱。“这个点上我觉得中国三大航有必要借鉴美国的方式,同时也有必要成立专业的CPA公司”。

CPA也就是运力购买协议,指大型网络型、全服务航空公司向小型航空公司或支线航空公司,购买运力的一种商业模式。

王志永认为随着民航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国内有必要成立专业的运力出售公司,专门运营支线飞机和国产飞机,为三大航提供运力补充。毕竟航空公司旗下拥有越多种机型,需要的成本越高,越不经济实惠,不如向单一运营某类机型的运力出售公司购买服务,补充自己的毛细血管市场需求。

事实上,CPA模式已经在欧美有非常成熟的运营经验。

王志永介绍道,目前美国三大公司的机队规模都已超过1000架,美国航空的飞机数量最多,达到1550架,达美和美联航也超过1300架,但是这三家航司的自有飞机都没有超过1000架,有有1/3的飞机都是通过CPA租用其他公司的飞机。王志永指出,这是因为达到千架规模点之后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需要把部分服务外包出去,转嫁成本,否则规模过大,带来的效果反而是规模不经济。

美国有多家CPA公司向美国四大航空集团提供运力支持,这些CPA公司购买或者租赁飞机,承担飞行任务,承担维修任务,承担安全责任,但把其商业运营权交给了大型网络公司,而大型网络性航空公司负责航班计划、航线安排、市场营销、和承担经营风险。也就是说,大型网络公司通过CPA模式把其安全运营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了有效的分割。

在CPA模式下,美国航空业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支线航空市场。据有关数据,2018年美国支线飞机保有量为2174架,占全球支线飞机总量的55%,是欧洲的2.5倍,更是亚洲的4.5倍。美国航空业通过这种方式使其航空网络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优化。

CPA模式之所以在美国获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成本优势。因为大的CPA公司拥有庞大的支线资源,能使其租赁价格降到最低,也因拥有庞大的支线飞机数量而使维护成本大量降低。另一方面,CPA雇员成本相对低,只需要招募飞行员,机务人员和少量的行政管理人员,不必要承担市场营销任务,不必投资开发信息网络,所以人员结构简单,成本也低。反观网络型航空公司,人员数量庞大,如南航员工超一万人,成本冗重。

特别值得一提的另一个点是,在美国,CPA模式下运力购买方不承担安全责任,而是由运力出售方承担安全责任,这样万一发生航空事故,运力的购买方只承担配合调查的任务,这样就减少了对大公司的安全冲击。使大公司能够更专注的从事商业端的运营,而同时迫使CPA公司能更专注的从事飞机的维护、飞行和保养。

由于运力购买方对出售方会有一系列的考核指标,比如航班正点率、服务质量等,如果服务质量不达标,租金就会降低,因此这些运力出售公司就会拼命提高服务质量,按照大公司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对全民航的服务质量都是一个提高。

因此王志永认为,国内航司有必要考虑CPA模式,不仅仅在发展支线航空市场上,对于国产飞机的扶持上也是一种思路。毕竟不管是国产支线飞机ARJ还是C919飞机等,国有航空公司都有购买任务,但每家航司的飞机数量都不成规模,维护成本又很高,还不如几大航空公司或资本公司成立一个CPA公司,把这些飞机统一购买运营,出租运力给三大航使用。如此专业化运行国产的飞机也容易发现问题,帮助国产飞机持续不断改进飞机,推动国内航空制造业的发展。

   

 

(编辑:李清宇)

高江虹

高级记者

研究国企改革、交通物流和旅游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