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教育与科研是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基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12-07 07:00

推动制造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带动工人素质与劳动效率提升,最终让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南财音频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部分结果。数据显示,我国第三产业市场主体大量涌现,规模不断扩大,比重持续上升,结构明显优化,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力量。

2018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合计38323.6万人,其中,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为21067.7万人。具体来看,生活性服务业的从业占比多,而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较少。企业法人单位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行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182.9万人、1010.7万人和1434.8万人。

从2010年起,中国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服务业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消费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从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一个经济体到了以服务业为主的阶段后,其经济增速就要进入减速阶段,甚至出现服务业比重越大增速就越慢的现象。

那么,在这个发展拐点时刻,国家的命运就会被决定。在拐点之前,经济体可以通过引进技术获得制造业的效率提升;在拐点之后,技术引进带来的后发优势基本消失。因此,如果占主导地位的服务业效率很低,而制造业的技术发展开始停滞,这个国家就很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超越这个陷阱,是因为他们在科技创新以及服务业领域得到持续提升。而科技创新的能力恰恰来自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进步。

一组数据显示,日本产业工人中高级技工占比 40%,德国占比50%,美国高级和中级数字技能的工作岗位的比例高达71%,而中国这一数字仅有5%,差距极大。为什么中国高级技工如此少?这不是中国工人素质低的结果,而是由中国企业需求决定的,中国企业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体而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低,因此就缺少平台为高级技工提供培训和工作岗位。

那么,为什么中国企业科技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企业家当然想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占领更多市场,战胜竞争对手。除了市场环境导致企业家投资的短期化之外,最重要的是,高端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没有同步,无法培训出足够的高级技工。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国家的教育水平、科研体制有关,而这恰恰是服务业与制造业结合的地方。中国服务贸易的逆差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购买专利,也就是引进技术。中国教育与科研机构都属于国有事业体制。比如高校职称评定需要论文,所以,一些高校教师主要精力是写论文、搞项目,而教学工作受到影响。同样,科研机构的科研效率也需要提高,在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方面都有待提升。

企业的科研投入也受到很多因素影响。首先,在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的环境中缺乏投入压力,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产权保护等也影响了预期,导致投资短期化。其次,从业人员跳槽几乎没有门槛,比如一家工厂投资培训高技术工人,可能很快被竞争对手高薪挖走;如果投资科研而有进步,研究人员随时可能被挖走或独自创业,这种环境导致企业不得不谨慎考虑在科研领域与技工培训等方面过多投入。第三,知识产权保护仍需继续强化。

可以看出,中国在进入服务业主导的阶段后,能否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就是把教育与科研做好,这属于高端服务业的范畴,只有把它们做好,制造业才有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基础,带动工人素质与劳动效率的提升,最终让整个国家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编辑:欧阳觅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