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2020年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欧阳觅剑
2019-12-07 17:14

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0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包括,2020年GDP要超过92.7万亿元人民币,2016-2020年的年均GDP增速要超过6.5%。前不久,国家统计局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将2018年GDP调整为919281亿元。因此,今年GDP就一定能超过92.7万亿元,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经济总量目标。但要实现年均增速目标,则还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 

年均增长率超过6.5%,意味着2020年GDP需要比2015年实际增长超过37%。根据2018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和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2018年GDP比2015年实际增长了21.6%。如果今年GDP增长率为6.2%,那就比2015年实际增长29.1%。那么,2020年GDP增长率要达到6.1%,才能实现“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超过6.5%的目标。

 “十三五”纲要还指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根据翻一番的这个目标,也可以计算得出,明年GDP增长率需要达到6.1%以上。

 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之后,国家统计局已经对2018年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之后还会进一步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因此,“十三五”期间以及2010年以来的GDP增速都可能发生变化,对上面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但由于“四普”结果对2018年GDP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增加了2.1%),因此,历史数据的修订也将比较小。 

因此,要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年均经济增速目标,明年经济增速未必需要达到6.1%,但维持在6%左右则是有必要的。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这个目标并不是轻易就能实现。 

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

 为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逆周期调节工具需要增力提效。基础设施建设将是一个重要抓手。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仍然被强调,因此,不可能出现大水漫灌的情况。维持经济增长主要靠长期性的改革政策和措施。

(编辑:李靖云)

欧阳觅剑

资深编辑

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