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原则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张立伟
2019-12-12 21:16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肯定了今年来之不易的成就,并总结了原因和经验,这些也是指导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原则。 

首先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应当说,长期以来,中国推进结构调整的改革能够顺利推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管是各部门,还是地方政府,都不可各自为政。当前,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并保持战略定力,意味着在可控的前提下,稳中有进的推动改革事业,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励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实现从上到下的政令畅通,从下到上加以改革的呼应。 

其次,“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也就是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稳定经济运行的“逆周期调节”是为这条主线服务,因此,必须“科学、稳健”的把握力度,科学讲究质量,稳健注意规模。避免重蹈大水漫灌的覆辙。

 其三,“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目前,中国经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问题的解决本身就需要考虑系统平衡的问题,防止出现新的失衡,再加上体制性障碍以及周期性压力,就会产生更多“维稳”(平衡)任务与改革目标。因此,在维持系统性平衡中解决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把握调节力度、稳中求进的推进各项工作,急不得,慢不得。 

其四,“善于通过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奋勇拼搏”。在过去一年,中央政府主要致力于破除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增强微观主体活力,鼓励企业家精神,依靠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发挥拼搏精神,激活发展潜力。

 其五,“强化风险意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也就是要有底线思维,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的底线,既包括防止不作为导致问题积累产生的风险,也包括激进改革或者忽略全局、引发系统性失衡的行为,强化风险意识,既不能不作为,也不能乱作为,时刻警惕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编辑:李靖云)

张立伟

首席评论员

21世纪经济报道首席评论员